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产地 > 正文 > 正文

男到中年,是否该用点ldquo肾气丸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3 6:37:19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06/7117848.html
01

在中医的概念里,脏腑是人体的中心,无论是六经辨证还是八纲辨证,脏腑都是绕不开的,脏腑辨证就不用说了,自然是以脏腑为中心的。在人体的脏腑中,每一个脏腑都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而且每个脏腑都是各司其职、不可替代的。

在脏腑体系中,每一个脏腑都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中医认为,“生命始生,先生两肾”,所以就有了“肾为先天之本”的说法。并不是因为“肾为先天之本”了,其他脏腑就不重要,其他脏腑依然是很重要的。只不过肾藏先天之精,是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是人体生命之始生。所以,历代医家对肾的问题十分重视。

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医圣张仲景首创了补肾祖方——肾气丸(又称八味肾气丸、金匮肾气丸),这个方剂堪称是中医治肾的祖宗,而且这个方剂更为奇妙的是,加减一味、两味,就大有乾坤,有可能在功能上发生巨大变化。

肾气丸这个奇妙的方剂,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里一共出现四次,每次出场所治病症不太一样。肾气丸第一次出现,是在“血痹虚劳”章节里,即“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这也是肾气丸最原始的作用,主要调理虚劳疾病所致的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这一系列症状都是肾虚虚劳所致。

02

肾气丸第二次出现,是在“痰饮咳嗽”章节里,即“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这里的气短而咳,其实主要的问题根源在于脾肾阳虚,所以张仲景认为,可以用苓桂术甘汤,也可以用肾气丸,其实这个应该辨证地来看,如果脾阳虚偏重一点,用苓桂术甘汤,如果是肾阳虚偏重一点,用肾气丸。

肾气丸第三次出场则是在“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章节,即“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水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这里是消渴病,以小便多为主,也就是下消,下消多责之于肾,所以用肾气丸,也是很合适的。

肾气丸第四次出现是在“妇人杂病”章节里,原文是这样说的,“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这里说的是在怀孕期间小便不利的情况,原文中明确说到“饮食如故”,说明问题不在中焦脾胃,是下焦的气机上逆所致,而用肾气丸振奋肾气,使得气机复常,小便自然就通了。

这是张仲景创始肾气丸的初衷,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调补肾气。那么,肾气丸究竟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原方由“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薯蓣四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一两、附子一两(炮)”八味药组成的。制作和服用方法,是将这些中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服用时用黄酒送服十五颗,最多可以服用二十五颗,每天服用两次。

03

肾气丸的主要作用是补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证,临床上常以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为主证,在舌脉上常以舌质淡而胖,脉虚弱,尺部脉沉细或沉弱而迟为辨脉要点,同时还可调理痰饮、水肿、消渴、脚气、妊娠转胞等病症。也就是说,肾气丸的本事还是蛮大的。

肾气丸的配伍也是颇为奇妙,按照常规思路,一般都以为方中剂量最大的中药是君药,然而本方的君药恰恰是剂量最小的中药。方中以附子和桂枝为君药,其中附子温阳补火,桂枝温通阳气。以干地黄、山茱萸、山药为臣药,主要起到滋阴补肾生精、补肝养脾益精的作用。以泽泻、茯苓、丹皮为佐药,主要起到利水渗湿、温化痰饮、活血散瘀。就这样八味药组合在一起,就能“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得肾阳振奋、气化复常,诸证自会消除。

可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后来的肾气丸都被改了配方,其中的干地黄改成了熟地黄,其中的桂枝改成了肉桂。其实这样更改是有违仲景原意的。毕竟干地黄和熟地黄的功效是有区别的,桂枝和肉桂的功效区别很大。甚至还有的金匮肾气丸里还加了牛膝和车前子,这其实就是一个错误,加入车前子和牛膝的是济生肾气丸,而不是金匮肾气丸。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透非透、知未知,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金匮肾气丸被誉为千古补肾第一方,可是补肾的祖方,一千多年来,一直被各种加减,演变成了各种调理肾方面问题的各种经典名方,比如被誉为中医十大名方的六味地黄丸,就是由此衍化而出的,还有济生肾气丸、杞菊地黄丸、八仙都气丸等等,都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但是可惜的是,至今很多人用错了。作者:金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cd/5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