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产地 > 正文 > 正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六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2/25 19:20:31
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ktyx.com.cn/lehuo/baike/20201222/626.html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分钟满分: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翘首(qiào)氛围(fèn) 生意盎然(àng)

B.恣睢(zì)褴褛(lán) 探骊得珠(lí)

C.俨然(yǎn)隽永(juàn) 纷至沓来(tà)

D.裸露(luǒ)纤细(xiān) 明眸善睐(l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陶冶鄙夷不屑磕磕绊绊

B.害臊急不暇择言简意该

C.取缔鞭僻入里融会贯通

D迟沌视同至宝阡陌交通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秋节,我们亲朋好友相聚,席间觥筹交错,处处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B.我们在山洞中走了半小时,终于豁然开朗,洞前出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

C.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这一伟大革命带来的成就,真是政通人和、百业俱兴。

D.越洲天湖的梅花朵朵俏丽、姿态婀娜,不少游人掏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照留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B.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

C.中美贸易之争让世界认识到,中国再也不是一个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D.不仅我们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李明光对有残疾的同学说:“你虽然是个残废人,但这并不影响你努力成才。” 

B.张丽娟星期天去小刚家玩,进门时对小刚说:“好久不来拜访,家父在否?” 

C.饭桌上,老王举起酒杯,热情地向客人敬酒说:“今天该来的人却没有来!”

D.陈小刚接“您好!我爸爸不在家,请您过一会儿再来电话,好吗?”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跟随作家去旅行,去寻觅风景,发现美好吧!跟随沈从文,;跟随余秋雨,;跟随杨朔,;跟随徐志摩,。

①去感受敦煌灿烂的文化②去欣赏康河油油的青荇

③去寻找湘西的纯净美好④去聆听漓江迷人的故事

A.③①④②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①③④②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B.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醉翁亭则是中国的古代四大名亭之一。C.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我们学过的《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8.下面关于名著《格列佛游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

B.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大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谁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就赏赐给他一根蓝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

C.作者用反语讽刺了飞岛国语言学校的教授计划简化言辞和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的改革,批评了英国的殖民政策。

D.斯威夫特通过“慧驷”和“耶胡”的对比,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含蓄深刻地批判了英国的统治集团的罪恶和社会恶习。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广西绣球

①广西绣球又称为“堆绣绣球”,由老艺人采用“堆绣”这一古老而复杂的刺绣工艺制作而成,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绣球大多为12瓣,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其结构独特、选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制作,做工精细,小巧玲珑,色彩鲜艳,是世界上最精美的绣球。一般的绣球大都是采用单线刺绣的方式在花瓣的面料上绣出各色图案,花瓣面料上的图案为平面式,线条、色彩如画一般美,同时刺绣方法与过程较为简便。而采用复线“堆绣”方法的“堆绣绣球”则图形更为精美,图案极为复杂,所勾勒之物栩栩如生,极富立体感,如鲜活之物欲喷薄而出,属绣球中的极品。

②绣球系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广西最早有文献记载的绣球内包有豆粟、棉花籽或谷物等农作物种子,这除了使绣球有一定的重量便于抛掷外,更深层的意义是——绣球为“吉祥之物”。因为壮族是传统的稻作民族,他们对每年农作物丰收与否十分关心,因而在各种祭祀、祈年的仪式中,农作物种子及播种、耕种等生产劳动形式往往都是表现的主题。抛绣球都是在每年春节及“三月三”歌节时举行,正是春播时节,绣球内填放有谷物种子,就是希望年内“五谷丰登”之意。同时,绣球作为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内中也喻示着“生育兴旺”之意。

③广西绣球已经走出国门,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据了解,至今在东南亚的越南、缅甸、泰国和南美洲墨西哥的部分地区,当地的人民也有制作绣球、将绣球作为吉祥物馈赠亲朋好友的风俗。例如,墨西哥人每逢佳节或贵宾来临,好客的墨西哥人就会给客人或

长辈馈赠绣球,代表吉祥如意,他们制作的绣球比较小,颜色鲜艳,通常只有6瓣。而泰国当地的居民将绣球视为佛的替身,认为经常佩带有驱邪健体的功效。

④如今的广西绣球不断被壮家的优秀儿女们注入新的活力,让绣球这一古老艺术品在新时代再次散放出璀璨的光芒。广西曾做过超大绣球供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收藏,同时为迎接港、澳回归分别制作直径达1.97米和2米的超大型绣球;为庆祝申奥成功,制作了直径达2.2米的超大型绣球;为迎接中国——东盟博览胜利召开,制作了直径2米以上的超大型绣球等等。绣球不但被人们当作馈赠亲友之礼品,家庭中的装饰品,企事业单位的对外宣传、开展公关活动之赠品,还正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正成为“让世界了解广西,让广西走向世界”的文化载体。

9.下列关于“广西绣球”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广西绣球”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采用“堆绣”工艺制作而成。

B.“广西绣球”是世界上最精美的绣球,其结构独特、选料考究,全部以手工制作。

C.“广西绣球”是广西人的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

D.“广西绣球”正成为“让世界了解广西,让广西走向世界”的文化载体。

10.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从制作工艺、象征意义、流传地域及当今活力等方面对“广西绣球”做了介绍。

B.文章第①段主要运用了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词“通常”不可以删去,删除会影响说明的效果。

D.文章第④段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广西绣球”在当今时代的璀璨光芒。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广西绣球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泰国当地的居民认为经常佩带绣球有驱邪健体的功效。

B.广西抛绣球都是在每年春节及“三月三”歌节时举行,绣球内填放有谷物种子。

C.墨西哥人制作的绣球比较小,颜色鲜艳,他们经常把绣球作为吉祥物馈赠亲朋好友。

D.广西曾做过超大绣球来迎接港澳回归、申奥成功,以及中国——东盟博览胜利召开。

三、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8分)

(一)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2.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了孤独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梧桐树的孤独和深院的秋景,只是为了渲染清秋清冷的气氛。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把抽象的离愁形象地表达出来。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

(二)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则有去国怀乡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然则何时而乐耶      而不知人之乐

B.则有心旷神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不以物喜      醒能述以文者 

D.多会于此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缥缈的景象。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做出了显著政绩的充分肯定。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非常豁达,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D.文中第③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④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分)译文: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分)译文:

(三)牛角挂书

密①以薄鞯②乘牛,挂《汉书》一帙③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④蹑⑤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⑥纳。

①密:李密,隋末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后投农民起义军瓦岗军,成为首领。②鞯:衬托马鞍的垫子③帙:书套,指书卷④按辔:按捺住马鞍⑤蹑:追随⑥结:结交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每空1分,共2分)

(1)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 适:(2)按辔蹑其后   其: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译:

19.文中的李密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请结合内容谈谈。

四、默写(共10分)

20.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⑴       ,志在千里。(《龟虽寿》)

⑵忽如一夜春风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⑶《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传达真正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      ”。

⑷完整默写晏殊的《浣溪沙》:

,。?

,。 。

五、综合性学习(共8分)

21.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志。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县有关部门于今年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开展以后,司机们逐渐有意识地礼让斑马线。但有时也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些行人在司机停车礼让时,慢慢悠悠地穿过马路,还边走边互相传递手机看,甚至互相追逐打闹。对此,你怎么看?请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4分)

(2)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关于“礼让”的故事,请将该故事简要叙写出来,字数在60字以内。(3分)

 

(3)下面是活动中备选的一副对联,只有上联,需续写下联。(1分)

上联:斑马线前展文明

下联: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

都是英雄?

①那天晚上,钟仁为了救一个横穿马路的老人,被一辆疾驰的卡车撞飞,失去了右腿。钟仁一夜之间成了英雄,可妈妈却老泪纵横:“你还不到30岁,为了一个60多岁的老头,值吗?”

②虽然失去一条腿让钟仁痛不欲生,他再不能像以前一样东奔西走跑销售,可钟仁认为救下一命还是值得的。但让他耿耿于怀的是,那个被救的老人从出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有目击者说,那个老人60多岁,可是当时天黑,谁也没看清他的模样,再加上大家都忙着救钟仁,他就不声不响地从众人眼前消失了。

③一个月过去了,老人还是没有露面。妈妈气愤地说:“要想道谢早就谢了,估计他再也不会站出来了!”

④可事情却出现了转机。那天下午,一位拎着保健品的老者敲开了家门:“我姓程,我就是你救下的那个人……谢谢你,孩子,让你受委屈了!我担心太多——一直不敢来看你。”

⑤钟仁理解程大爷的苦衷:程大爷有他的顾虑,今天他能出现在这儿,就说明我没白救他一回。钟仁需要的只是那声感谢。不想,妈妈却一下哭了出来:“这么年轻就没了一条腿,以后日子可怎么过?要是你儿子,你心不心疼?”程大爷低下了头,钟仁看到两颗大大的水滴落到了老人的手背上,心里一暖。

⑥“孩子,都是我的错。”程大爷抬起头,递来一张银行卡,“这是我所有的积蓄,6万元,给你。”钟仁心里又是一暖,妈妈的脸色也明显缓和多了。钟仁没有接钱,一个老人攒钱不容易,况且社会捐款已经不少。争执中,还是妈妈把银行卡放进程大爷的兜里:“今天您能来,我们就知足了。如果有空,就常来看看钟仁吧。”

⑦从此,程大爷几乎每天都会来看钟仁,陪他聊天、下棋。在他的帮助下,钟仁做起了网购,身体也康复得很好。当记者再来采访时,善良的钟仁让记者只报道了被救老人知恩图报的新闻,隐去了姓名。

⑧一切很圆满,直到有一天,门铃再次响起。一个同程大爷年龄相仿的老人一进门就跪在地上:“对不起呀,孩子,我才是那个被你救了的人,是我自私,今天我是特意来向你道谢的!”

⑨钟仁彻底愣住了,他的嘴张得像箱子口那么大,眼睛瞪得像铜铃似的:开始没人承认,现在却又多出了一个。老人见状,便讲起了当日的情形。他姓杜,刚刚退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那天晚上过马路时分了神,多亏钟仁出手相救才躲过一劫。本医院,可他怕钟仁就此讹他的钱,便趁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溜回了家。其实他的心一直悬着,可又鼓不足勇气去承认,直到看到那篇报道。他不知道程大爷是出于什么目的,可程大爷的行为却让杜大爷最终下定决心来到钟仁家道歉。

⑩疑惑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程大爷身上:“您到底是谁?”

?程大爷思考良久,说:“孩子,你能陪我下盘棋吗?”当钟仁吃了程大爷手里最后一颗棋子时,程大爷已泪流满面:十年前,程大爷的儿子刚刚大学毕业,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单位。一天晚上,他刚和程大爷杀了一盘棋,接到同学电话便出了门。路上,当他看到三名男子劫持一个女孩便出手相救,最后倒在歹徒的刀下。程大爷没想到那是他和儿子的最后一盘棋。虽说后来儿子被授予了“见义勇为”的英雄称号,可程大爷始终不能释怀,因为那个被救的女孩一直没有露面说过一句谢谢。

?“其实,只要她打来一个电话我就安慰了,就算是给地下的儿子一个交代。”可这个电话成了程大爷最漫长的等待。

?“我确实骗了你,你救的不是我,我也根本不认识你,但我懂得你的感受。你那么年轻,我想让你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因为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帮你就是帮我自己。当你释然的时候,我也一样。”

22.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关情节。(3分)

钟仁失腿救老人→A→B→杜大爷登门道歉→C

23.第①段和第?段分别写了钟仁妈妈和程大爷流泪的细节。请结合文段的具体描写,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他们流泪的原因。(2分)

(1)钟仁妈妈老泪纵横的原因:(2)程大爷泪流满面的原因:

24.句子赏析。(5分)

(1)第⑨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第?段中“因为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句子中“熟悉的陌生人”这一说法,你是如何理解?(2分)

25.本文标题“都是英雄”,你认为文中哪些人是英雄?并说出他们感人的事迹。(2分)

七、作文(50分)

26.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年刚刚过去,这一年你是否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有哪些值得感动的人和事?有哪些值得分享的幸福和欢乐?有哪些需要好好排解的懊悔和痛苦……

请以“让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字。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A(“翘”应读为qiáo)

2.A(B该——赅;C僻——辟;D沌——钝)

3.D(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用在这里形容游人拍照不合适。)

4.C(A项缺少宾语,在“名著”后面补上“的习惯”;B项表意不明,可把“他”去掉;D项两个分句同一主语,关联词“不仅”应该放在“我们”的后面)

5.D(A项说话太直接,不够委婉;B项家父是谦词,不能用来称呼对方的父亲;C项说话得罪了已经来的客人。)

6.A(根据语句间内容的逻辑对应关系来判断作答。)

7.D(纪传体而不是编年体)

8.B(①是小人国而非大人国;②三种颜色的丝线不是比赛绳技的赏赐。)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9.C(应是“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

10.B(没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11.C(墨西哥人是在每逢佳节或贵宾来临才给客人或长辈馈赠绣球。)

三、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8分)

12.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况秋景。很明显这个“只是”有错误。这句不只是这满院清秋冷景,更有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

13.B(A项嘱咐/类;B项离开;C项看/景象;D项日光/景色)

14.B(A项副词,才/却,表转折;B项就,副词;C项因为,连词/介词,用;D项在,介词/到,介词)

15.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不是没有悲喜之情。所以C项错误。)

16.(1)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吧?(2分)

(2)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2分)

17.(1)正好,恰逢(2)他,指李密

18.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1分)不是你们这一辈所具有的。(1分)

19.(1)勤奋好学,从“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可以看出。(1分)

 (2)谦虚有礼,从文中“密识素,下拜”可以看出。(1分)

参考译文: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一辈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20.⑴老骥伏枥   ⑵千树万树梨花开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⑷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每空1分,有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五、综合性学习(8分)

21.行人的表现不对;(1分)在斑马线上“散步”或追逐打闹不仅是不文明、不安全的交通行为,还有可能阻碍交通,甚至导致车祸的发生;(2分)行人在斑马线上应快速通行,让交通更顺畅。(1分)

(2)孔融四岁时,和哥哥们一起吃梨,父亲拣了一个最大的梨给他,他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说:“我小,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因版本多,意对即可。)(3分)

(3)礼让路上树新风(1分)(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内容相关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22.A:被救老人消失B:程大爷登门致谢C:程大爷说出真相(每空1分,意对即可。)

23.(1)儿子为救横过马路的老人,被卡车撞飞失去了右腿。(1分)

(2)儿子为救一个被劫持的女孩,最后倒在歹徒的刀下。(1分)

24.(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钟仁张大的嘴比喻成箱子口,瞪着的眼睛比喻成铜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看到杜大爷时呆愣的样子,(1分)表现出他十分惊讶的心里。(1分)(意近即可)

(2)“熟悉”是指“程大爷几乎每天都会来看钟仁,陪他聊天、下棋。”他们之间相处日久,十分熟悉(或:程大爷儿子救了人,但被救的人一直不出现,这个和钟仁救了老人,老人一直不出现的情况一样,相同的遭遇,使得程大爷更能理解钟仁,更能感同身受,所以说“熟悉”);(1分)“陌生”是指钟仁救的不是程大爷,不知道程大爷的真实身份和状况。(1分)

25.文中的钟仁、程大爷、程大爷的儿子都是英雄;钟仁不顾自身安危,勇救老人,失去了右腿仍善解人意是英雄;(1分)程大爷痛失爱子却心存善良,假冒被救老人帮钟仁走出内心困境是英雄;(1分)程大爷的儿子,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救助被劫持的女孩是英雄;(1分)(写出其中的两个即可。)

精彩展示: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七上读读写写语境还原版

易“褒贬误用”的成语例+易“望文生义”的成语32例

陈涉世家知识清单

部编文言文系列《鱼我所欲也》中考题

年中考专题复习《九》应用文

部编必考名著汇总(微课,知识点,中考题)

中考文言虚词用法总结大全

部编常考文言实词总结——举,具,绝,空,类,怜,临,乱,略,名

年中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部编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部编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卷9

年全国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小说阅读

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

部编教材写作知识梳理

统编初中教材编者答疑汇总

记叙文“句子赏析”答题模式

四步法阅读说明文

议论文文体知识必备与答题技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cd/6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