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产地 > 正文 > 正文

道医学堂每周学中药middot茯神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6 11:54:34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61.html
1来源

本品为菌类植物药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

2相关名

伏神

3产地

生态环境:生于松树根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4采收加工

取茯苓切去白茯苓后,选茯苓中间抱有松根者,除去杂质,晒干。

5性状鉴别

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0g。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干燥的菌核形态与茯苓相同,惟中间有一松树根贯穿。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棕黄色,表面有圈状纹理(年轮)。以内厚实,松根小者为佳。

6性味归经

甘淡,平。

7功效

宁心,安神,利水。

8主治病证

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9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10使用注意

肾虚小便不利或不禁、虚寒滑精者慎。

11复方

①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茯神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并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下。(《百一选方》朱雀丸)

②治心虚血少,神不守舍,多惊恍惚,睡卧不宁:人参(去芦头)、茯神(去木)、黄耆(蜜炙)、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酸枣仁(去皮,炒)、朱砂(别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下。(《杨氏家藏方》茯神丸)

③治虚劳烦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参各一两,酸枣仁(炒,去皮,别研)五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茯神汤)

:

①《纲目》:"《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谓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②《本草经疏》:"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③《药品化义》:"茯神,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

推荐阅读

小暑丨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道医班

六届《针推学》、《中医诊断学》8月4日北京开课

荐书《道医全书》

道部·黄帝阴符经篇文选《黄帝阴符经讲义》

道医学堂

每周一穴·上廉穴

第七届中国道医高级研修班诚邀加入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于我们

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开中国道医高级研修班的创始机构;

通过丹道净化生活营为数万人提供道医养生解决方案的权威机构;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生活道公益基金发起机构;

首开公益道德学堂生活营的创始机构。

了解更多活动,请添加“道家生活道”;了解更多内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cd/8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