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阳节 > 重阳节养生保健 > 正文 > 正文

古人的重阳节12小时,原来这么精彩贵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3 17:30:34
白癜风初期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06/5677813.html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农历九月九日,我们迎来了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正式被定为节日则始于唐代。也许这就是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的原因。咏唱重阳节的诗章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文首提到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古人都怎么过?千万别以为没有手机和互联网,古人的生活就很无趣。恰恰相反,他们完全把重阳节过成了一个大型嘉年华,从早到晚都有活动,可以说行程很满了。卯时(5:00~6:59),沐浴,佩茱萸香囊在描写重阳节的诗词里,茱萸的出现频率应该是最高的。古人把茱萸制成香囊,戴在袖内或腰间。这一习俗来自民间传说。《续齐谐记》记载: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九月初九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于是茱萸这种原本只是有点小毒、可以用来除虫的植物突然承担起了本不属于它这个年龄的重大责任:辟邪。重阳节插茱萸之风,在唐代已很普遍,除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外,杜甫在《九日蓝田崔氏庄》中也写过这个场景: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辰时(7:00~8:59),登高辞青去传统节日中,清明、重阳是两个重要的节点。清明节,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称为踏青;重阳节,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称为辞青。不管怎么说,总要找个理由外出玩玩,肥宅是不存在的。古人选在这天出门,除了想抓住秋天的尾巴,还有一个理由:避灾辟邪。还是《续齐谐记》里那位求道的仁兄桓景,他的老师费长房告诉他: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登高饮酒,此祸可除。这个传说经多个典籍记载后,人们越来越相信:登高能让瘟魔退避,远离疾病灾祸,保持健康安乐。巳时(9:00~10:59),赏菊放纸鹞主宰秋季的花中王者,非菊花莫属。说到赏菊文化,最绕不过去的文人莫过于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的序文中,陶渊明写道: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重阳节,饮酒、赏菊必不可少。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可见在杜牧生活的年代,菊花是和茱萸一样的重阳季当红装饰品。不仅要赏,还要簪在发间,酿成黄酒,李白也不仅起了惜花之意,在《九月十日即事》写道: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在中国南方某些地区,还有放纸鹞的习俗。飒飒秋风拦住了北方人,但拦不住想出门玩耍的岭南人民,惠州还将放纸鹞作为重阳节的固定项目写入了《惠州府志》。午时(11:00~12:59),食重阳糕玩到中午,光是喝酒不足以饱腹,不免有些乏了。为了接下来半天的娱乐活动,古人需要一点营养丰富的主食来维持体力。在这个节日里,终于,北方人民不吃饺子了。重阳糕古称蓬饵,又名花糕、菊糕、五色糕,有些地区把这种食物称之为切糕,但与少数民族的切糕有本质的区别。重阳糕制无定法,层层叠叠,每层中间都夹有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蜜饯干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赏心悦目。申时(15:00~16:59),开个酒会搀老携小登完了高,有文化的朋友总是要抒发骚情的。菊花开得泼泼洒洒,菊酒也有些上头,西风渐紧,大雁南去,优哉游哉,适意无比。全家团圆之际,没有朋友圈可发,大家就坐下来咏两首诗。在演变过程中,重阳节又添加了敬老的内涵,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寄托了久久、长寿、健康的美好祝愿。对重阳节,中国人始终有着不可割舍的感情。今天,你是怎么过的?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gj/11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重阳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