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关于“愁”的描述有很多,将其具象化的也不在少数。
以李清照的作品为例,比如: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独自一人过重阳节的愁苦,心境与天气互相映衬,孤独寂寞冷,跃然纸上。
《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后两首也是天气或景色映衬心情。尤其是《武陵春》,把愁的大小与船是否能承载来做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愁之深切,妙不可言。
再如李白的作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写抽刀断水这样的形象比喻,也是为了凸显愁苦,想要斩断,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白发来书写愁苦,虽然“三千丈”显得夸张,但也能让人深切地体会到这愁苦之深。
以上为抛砖引玉,仅供参考,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