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阳节 > 重阳节养生保健 > 正文 > 正文

中国传统节日的数字之谜一月一二月二三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9 12:52:24

过去的中华民族是农耕文化,人们靠天吃饭。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跟太阳跟月亮都有关系。种田的老人都知道,庄稼真正的生长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晚上月亮出来以后,因为夜里有露水。所以到了庄稼开始拔节时候,老农就会去地里蹲上几日,听高粱、稻子生长的声音。

在农历中,每个月的十五是月圆时间,因此十五会成为人事活动的标志。人们根据月牙的情况判断是在一个月的什么时间,初一开始出现上弦月,牙儿抄上。到了十五就会出现圆月。以后开始变成下弦月。人们看一个月的周期寻找气候和人事活动的标志,也因此在我们的传统节日里,有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节日。

中国干支纪年法配合十二属相,成为中国文化独特标志。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天文历法上是最奇妙的文化纪年法。他的符号是干支纪年,即甲子乙丑丙寅等。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的对位,六十一轮回。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无论是多么时髦的孩子,不管是喝的咖啡,还是吃薯片,都会讨论你属什么,我属什么,今年是我本命年等等,最终都要回归到自己的文化根基上,这也跟我们的节日有关系。

在农历中,重叠的日月,也被当作神秘数字,成为一种文化记忆。正月正,也就是大年初一,如今很多人回去庙上求福;二月二,被称为龙抬头的日子,三月三对山歌,找对象,谈恋爱;四月四等等都有说辞,五月初五,端午节;六月六,很多地方是大节日,西北有很多民族上莲花山对歌,是人山人海,成群结队。中原一带叫晒虫节,开始晒衣服,棉的制品,皮革的东西,容易生虫子,必须晒,文人晒书,六月六也有很多会。

七月七,七夕节,又叫女儿节,乞巧节,牛郎织女男耕女织,两个都是劳动者,也是农民自己的节日。期望女儿的女工活儿做的巧,鼓励女孩儿学女红,缝衣服,剪裁,编织;八月有中秋;九月九,重阳节,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而且这个季节正好是秋天赏菊。遍插茱萸,茱萸是一种植物,这种文人的过节。有的节日现在很多民族还在过,但有些节日慢慢失传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最直接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古代把重叠的月日干支的对位的节日也都安排得很妥当。非常符合人类和自然和谐的关系,节日的过渡,周期轮回。人和自然,人和农耕文化,它把生态,农耕,日月星辰的运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融为一体。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国文化最微妙的地方之一。

节日不可轻视,不可轻易把他推到。我们那些年曾经有一段历史把它抛弃了,今天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我们也越来越增加了反思的深度。

意爱笑:意而爱,爱而笑,笑而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gj/12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重阳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