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深秋,时光寥落,光影渐斜,我们会想什么……
作家贾平凹曾说: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
是的,没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开的生活。
一蓬烟火饭鱼船。四首清新的秋天,美好而励志,值得一读。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咏秋江
林逋
苍茫沙嘴鹭鸶眠,
片水无痕浸碧天。
最爱芦花经雨后,
一蓬烟火饭鱼船。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宋代诗人林逋擅曾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诗句,为百世传诵。
他的人生亦如梅花一样不畏霜雪、傲然独放,留给后人无穷的回味。
这首《咏秋江》,堪称是吟咏芦花的千古绝唱。鹭鸶安详地在苍茫的沙滩上打盹,水面清澈得可以倒映蓝天。
刚刚的一场秋雨,把美丽的芦花冲洗过一遍,缕缕炊烟自渔船上徐徐升起……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这话说得真好,人间烟火最可亲,人生清欢是最真。
歌手周杰伦一曲《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陶渊明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范成大有“指点炊烟阁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
炊烟就是人,就是家,一碗人间烟火,足以让一颗躁动的心安稳下来。
生活,一半争取,一半随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辋川,因诗人王维而闻名而令人神往,那是王维在陕西经营的别野。
黄昏时分,山是寒山,在别人眼中是青翠开始凋零,但诗人却看见的是苍翠转深。
水是秋水,在别人眼中是凝滞,诗人却看到了潺湲和从容。
渡口的夕阳中,我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村子里升起缕缕炊烟。
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楚狅接舆是孔子时代的隐士,“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王维心仪陶渊明风范已久,所以对裴迪说,你就是那楚狂接舆,你的家就是五柳村。
在这个秋分萧瑟的晚上,我来和你饮酒同醉,和你放声纵歌。
生活是一半争取,有良友相伴,还有翠山秋水,落日孤烟,这样的幸福岁月还不足以温馨吗?
生活是一半随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是生命中最好的状态。
就像洪应明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人生,一半哭泣,一半微笑
南乡子
宋·黄庭坚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此词作于公元年的重阳节,这是黄庭坚生前最后一个重阳节,因此此词堪称词人的绝笔之作。
重阳节,诸将们都喜欢谈论封侯之事,我却喜欢独倚高楼,和着竹笛,放声高歌。
时光荏苒,世事沧桑,刘裕在重阳登临戏马台,与群臣宴会的盛景已一去不复返了。
既然是节日,就要快快乐乐畅饮一番,不要停留下来,酒味醇香依旧像去年秋天一样。
花在老人头上羞笑,白发簪花不消解忧愁。
虽不能改变现实,但此时,依旧可以愉悦自己。
曾经欧阳修被贬颍州,游西湖时,和众多游人欢娱也不觉吟诵出:“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明代杨慎白在《临江仙》中感慨:“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时光匆匆,往事终成过往,珍惜此刻的欢愉。有一天,蓦然回首,也许会感谢那一刻淡然的微笑。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
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
夜半三更,苏轼一手提着酒壶,晃晃悠悠地站在家门口。
他抬起手叩着门闩,家中小童鼾声如雷鸣、大门却纹丝未动,揉了揉微朦的眼,转身离了临皋亭,去江边吧。
脚下的江水奔流激荡,诗人岸上倚杖独立,清冷月色下,江面烟波浩然,朦胧而舒朗,风声、水声,声声入耳。
什么时候我身能得自由?心中不再这样苦闷难言?他问自己,也给出了答案。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像丰子恺所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清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村上春树说:“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季节,只要心有所属,心有希望,绿水青山,我心常宁。
-END-
作者:诗词Lif生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