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味百部膏
[组成]百部根克。
[用法]捣取汁,煎如饴,加蜜克。服9克,日3次。
[功效]润肺止咳。
[主治]咳嗽。虽30年久嗽可治。
[来源]《医碥》
二、三物黄芩汤
[组成]黄芩15克、苦参30克、生地黄60克。
[用法]水毫升,煮取80毫升。温服,多吐下虫。
[功效]滋阴清热除烦。
[主治]烦躁。
[来源]《医碥》
三、玉粉丸
[组成]南星、半夏各30克(俱汤洗)、橘皮(去白)60克。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9-12克,人参、生姜汤下,食后。
[功效]行气化痰。
[主治]痰。
[来源]《医碥》
四、蒲黄汤
[组成]蒲黄90克(炒褐色)、清酒毫升。
[用法]热沃之温服。
[主治]厥逆。
[来源]《医碥》
五、朱雀丸
[组成]茯神克、沉香(香附可代)30克。
[用法]蜜丸,人参汤下。
[功效]调气安神。
[主治]健忘。
[来源]《医碥》
六、麦昆煎
[组成]昆布60克(洗去咸)、小麦16克。
[用法]水煎,候麦熟去渣。不拘时候毫升,再口中常含昆布2-3布,咽津极效。
[主治]反胃噎膈。
[来源]《医碥》
七、丁香散
[组成]丁香、白豆蔻各15克、伏龙肝30克。
[用法]上的末,煎桃仁、吴茱萸汤,调下3克。
[功效]降逆止呃。
[主治]呃逆。
[来源]《医碥》
八、诃子丸
[组成]诃子皮、川姜、肉豆蔻、龙骨、木香、赤石脂、附子各等分。
[用法]为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9克,米饮下。
[功效]涩肠止泻。
[主治]泄泻。
[来源]《医碥》
九、远志丸
[组成]远志(去心,姜汁浸)、石菖蒲各15克、茯神(去皮、木)、茯苓、人参、龙齿各30克。
[用法]上为未,炼蜜丸,如桐子大,辰砂为衣。每服12克,食后,临卧热水下。
[功效]安神定惊。
[主治]惊。
[来源]《医碥》
十、定志丸
[组成]人参45克、菖蒲、远志、茯苓、茯神各30克、朱砂3克、白术、麦冬各15克。
[用法]蜜丸。
[功效]益气养阴,安神定志。
[主治]心悸。
[来源]《医碥》
十一、桃花汤
[组成]赤石脂20克(一半锉一半筛末)、干姜30克、粳米20克。
[用法]上3味,以水毫升煮至米熟,去渣。每服50毫升,纳赤石脂末9克,曰3服。
[功效]温肠止痢。
[主治]痢。
[来源]《医碥》
十二、冬葵子汤
[组成]冬葵子、滑石、香薷、木瓜各6克。
[用法]煎汤,曰四、五服。
[主治]霍乱。
[来源]《医碥》
十三、化虫丸
[组成]鹤虱、槟榔、苦楝根(东引者)各30克、胡粉(炒)30克、使君子、芜荑各15克、枯矾7.5克。
[用法]面糊丸,末服亦可。
[主治]杀虫。
[来源]《医碥》
十四、枳实散
[组成]枳实(麸炒,先煎)克、细辛、川芎、桔梗、防风各60克、葛根45克、甘草30克。
[用法]为粗末,每服12克,水10毫升,姜、枣同煎70毫升,去渣温服。
[主治]胁肋痛。
[来源]《医碥》
十五、通经散
[组成]陈皮(去白)、当归各30克、甘遂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温汤调下,临卧服。
[功效]行气活血攻积。
[主治]积聚。
[来源]《医碥》
十六、正舌散
[组成]雄黄(研)荆芥穗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每服6克,豆淋酒调下。
[功效]祛风通络。
[主治]中风。
[来源]《医碥》
十七、三五七散
[组成]天雄(炮去皮)、细辛(洗去土)各90克、山茱萸(去核)、干姜(炮)各克、防风!山药(炒)各克。
[用法]为末,每服6克,食前,温酒下。
[功效]温中健脾。
[主治]眩晕。
[来源]《医碥》
十八、参术汤
[组成]人参、白术、黄芪各3克、白茯苓、炙甘草、陈皮各3克。
[用法]水煎,食前服。
[功效]健脾益气。
[主治]颤振。
[来源]《医碥》
十九、红秫散
[组成]萹蓄45克、灯芯根、红秫黍根60克。
[用法]上河水煎,空心食前热服。
[功效]清热利小便。
[主治]小便不通。
[来源]《医碥》
二十、清浊饮
[组成]石莲、茯神、山药、茯苓、芡实、熟地、枸杞、莲须、牡蛎、椿根。
[用法]用萹蓄60克煎汁,入前药再煎服。
[功效]健脾益气固涩。
[主治]赤白浊。
[来源]《医碥》
二十一、七气汤
[组成]人参(去芦)、肉桂(去皮)、甘草(炙)各30克、半夏(汤泡7次,焙干)克。
[用法]上粗末,每服9克,水70毫升,姜3片,煎至56毫升,食远服。
[功效]益气温阳。
[主治]气病。
[来源]《医碥》
二十二、火郁汤
[组成]升麻、葛根、白芍药、柴胡各30克、炙甘草、防风15克。
[用法]上粗末,每服9-12克,水毫升入连须葱白3寸煎,去渣,稍热服。
[功效]疏风清热。
[主治]发热。
[来源]《医碥》
二十三、酒煮黄连丸
[组成]黄连(去须)克、好酒克。
[用法]上将黄连以酒煮干,研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6-9克,空心,熟水送下。
[功效]祛暑热。
[主治]伤暑。
[来源]《医碥》
二十四、二气丹
[组成]硝石、硫黄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于银石器内火炒令黄色,再研,用糯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9克,不拘时,新井水送下。
[功效]祛暑清热。
[主治]中暑。
[来源]《医碥》
二十五、三才丸
[组成]天的冬、地黄、人参各等分。
[用法]为末,炼蜜丸,空心服。
[功效]滋肾养阴。
[主治]虚损痨瘵。
[来源]《医碥》
二十六、槟榔丸
[组成]槟榔9克、木香、人参各6克、陈皮15克、甘草3克。
[用法]上为末,蒸饼丸。每服4.5-6克,食前,白汤下。
[功效]行气导滞。
[主治]伤饮食。
[来源]《医碥》
二十七、立效散
[组成]当归15克、生地9克、茯苓9克、故纸(盐炒)6克枸杞12克、鹿茸(炙)15克。
[用法]为末,作4服,酒调下。
[功效]补肝肾,活血祛风。
[主治]痹。
[来源]《医碥》
二十八、干葛饮
[组成]干葛60克、枳实(去白麸炒)、栀子仁、豆豉30克、甘草(炙)15克。
[用法]每服12克,水煎,不拘时温服。
[功效]清热养阴生津。
[主治]消渴。
[来源]《医碥》
二十九、三脘散
[组成]独活、白术、木瓜(焙干)、大腹皮(灸黄)、紫苏各30克、甘草(炙)15克、陈皮(汤浸,去白)、沉香、木香、川芎、槟榔(面裹煨熟)各22.5克。
[用法]上共杵为粗散,每服7.5克,水毫升,同煎至70毫升,去渣。分3服,热服,取便利为效。
[主治]祛风散寒除湿。
[来源]《医碥》
三十、苍耳散
[组成]苍耳子(炒去刺,研破)30克!辛夷9克、白芷、薄荷各3克。
[用法]葱3茎煎。
[功效]祛风散寒。
[主治]伤风寒。
[来源]《医碥》
三十一、固真汤
[组成]升麻、柴胡、羌活各3克、炙甘草、泽泻各4.5克、龙胆草(炒)、知母(炒)、黄柏各6克。
[用法]锉如麻豆大,水毫升,煎至70毫升。稍热空腹服,更以美膳压之。
[主治]阳痿。
[来源]《医碥》
三十二、固真散
[组成]龙骨、韭子各3克。
[用法]为末,酒调下。
[主治]遗精。
[来源]《医碥》
三十三、抑阴地黄丸
[组成]赤芍30克、生地90克、紫胡、黄芩、秦艽各15克。
[用法]蜜丸,乌梅汤空心下6克。
[主治]寒热。
[来源]《医碥》
三十四、神仁住喘汤
[组成]黑丑(头末)3克、明矾0.9克、皂角1.2克、木香0.9克、人参0.3克。
[用法]煎汤,莱菔汁调下,10服愈。
[主治]哮喘。
[来源]《医碥》
三十五、羊肉汤
[组成]羊肉克、姜克、当归90克。
[用法]水毫升,煎毫升。服56毫升,曰2服。
[功效]温补气血。
[主治]疝。
[来源]《医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推荐阅读:
·日本疫情为何无药可用?张伯礼谈“废医存药”的现象,打了谁的脸?
·得了子宫肌瘤先不着急割,或用两盒中药可消除!
·学会李可老中医验方,你能解决十几种皮肤顽疾!
·我亲眼所见的中药治愈肿瘤特效案!
·中医大家郭生白解读生命本能的奥秘:中医为什么能对抗传染病?人体到底有何本能?
·大名鼎鼎的云南白药,是怎么被发明的?创始人算不算非法行医?
·一张令人变聪明的中药方!
·学院派中医里面的中医掘墓人!
·老中医用药配伍不传之秘,条条精辟!
·中药造假,已经疯狂!
·中医的维度,超出了你的认知!
·钟南山:未来可能要定期打新冠疫苗!
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内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内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喜欢中医的朋友推荐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gj/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