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椇子
味甘,性平。入胃经
解酒毒,止渴除烦,止呕,利大小便
醉酒,烦渴,呕吐,二便不利。
6-15g
脾胃虚寒者禁服
1、治饮酒多,发积为酷热,熏蒸五脏,津液枯燥,血泣,小便并多,肌肉消烁,专嗜冷物寒浆,枳椇子二两,麝香一钱,上为末,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吞下。(《世医得效方》枳椇子丸)
2、治醉酒,鲜拐枣30g,煎水冷服。或枳椇子12g(杵碎),葛花9g,煎水冷服。(《安徽中草药》)
3、治热病烦渴,小便不利,枳椇子、知母各9g,金银花24g,灯心3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4、治伤暑烦渴,头晕,尿少,枳椇子、竹叶各30g。水煎服。(《华山药物志》)
古往今来,英雄豪士多善饮酒,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在政治上屡经坎坷,却能始终不改其乐,除了修养与文学造诣以外,据说也得益于“薄薄酒”。苏东坡的薄薄酒就是“微醺”,即有一定的酒意,但决不是烂醉如泥,故有陶然之乐,而无昏狂之弊。这样饮酒是可以收到“行气血、舒经脉”效果的。
苏东坡饮酒虽然很少沉醉,但他却掌握了极好的醒酒药,准备随时帮助朋友。《苏东坡集》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说明他醒酒药的来历
苏东坡的同乡揭颖臣得了一种饮食倍增、小便频数的病,许多医生都说是“消渴”(糖尿病),多年不能治愈,自认为没有希望了。苏东坡介绍一个名叫张肱的医生替他治疗,张肱认为揭患的不是消渴,而是慢性酒精中毒。酒性本热,因此欢喜饮水,饮水多,症状似消渴而不是消渴。于是用醒酒药治疗,多年不愈的疾病竟就此痊愈了。从此,张肱的醒酒药,也就成了苏东坡的醒酒药。
苏东坡的醒酒药是什么呢?就是中药枳椇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