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复学后,学校分批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梳理出了6个主要问题。今天起,每周以一个问题为主题,推出石鼓路小学的系列心育课。
“你怎么考得这么差?不如隔壁家的**考得好!”“我的数学学得不错,可千万不能让同桌知道我成绩好的秘诀!”这些语言或心里话是否耳熟?
“学习是什么?”“为什么学习?”你的回答是什么?
“我每天花很长时间辅导孩子,怎么总不见效果?”家长又该如何助力孩子的学习呢?
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就是——学习。
01学习要不要竞争?
学习,需要一点竞争,但不要把竞争放在首位。竞争之前想一想:
竞争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提升,应该快乐地学习。竞争如果可以推动这种快乐,那就竞争。如果让自己失去快乐,甚至嫉妒他人,把自己的失败归结在他人的错误上,那就不必竞争。
竞争的内容是什么?竞争的是过程,在过程中比方法,而不是只竞争结果。
和谁竞争?同学们和家长们应当明白,世界上的人很多,资源也很丰富,不要总跟身边的人竞争,虽然身边的人更直观,但心中要有更广阔的天地,要有远方。老是跟身边的人短期竞争,会容易被别人带着走,视野会越来越狭小。
02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一直是被理解为去上学、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但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这些,耳濡目染是学习,模仿行为也是学习。归根结底,学习的本质是领悟。
学习,既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和基本行为,它是我们生存的基本状态。“狼孩”掉到狼群里,就要学习狼的生存方式,学习本身就是生存。
安德烈·焦尔曾在《学习的本质》一书中启迪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传递,更不是一种简单的条件作用的结果。因为学习者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进行学习,没有人能替另一个人完成学习。只有学习者自己才能赋予学习以深层次的意义。学习者是其自身教育真正的“创造者”。学习是互动的结果,当学习者的心智活动和他所处的环境之间建立丰富的互动时,他的知识水平就会有进步。
人从婴儿期就开始了学习的过程,那个时期主要是模仿行为,模仿就是最原始的学习。学生时期的学习,使人的大脑迅速地被开发,接受知识、被教育、被训练,养成一定的思维习惯和行为能力。有人说这是进入社会的准备阶段,不错,社会生活需要人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叫谋生的本领。学习,就学校教育来讲,是学习的初级形式,重要的不是记住了各学科的定义与概念,获得了不同的学历,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启自己的智力,激发自己的潜能。
03
家长该如何做?
家长要给予孩子力量:
(一)附属驱力
附属驱力是指为了实现家长或教师等的期待,并得到他们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在儿童早期,附属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努力学习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
附属驱力的关键词是关系。这个关系不是单维度的,它包括跟同学的关系,在学校当中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指的是在家庭当中与家人的关系。
家庭中的关系,可以分为“孩子让父母安心”、“父母让孩子安心”。“孩子让父母安心”,指的是家长给孩子足够的信任,父母的认可发展孩子的自我认可,让孩子很好地投入自己的学业;“父母让孩子安心”,指的是父母给孩子提供了稳定、良好的家庭关系。
如果孩子从小在跟父母的互动当中,更多地从父母的眼中可以看到对自己的欣赏,孩子就能更自信。什么样是自信的孩子?自信的孩子首先是足够爱自己的。
家长要特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jj/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