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禁忌 > 正文 > 正文

每天学一味中药高良姜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4 21:45:29

01

来源

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

02

别名

小良姜、蛮姜、奇凉姜、良姜、佛手根、海良姜。

03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根状茎圆柱形,直径1~1.5厘米,有节,节处具环形膜质鳞片,节上生根,芳香味。叶二列,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1.5~2厘米,先端渐尖或近尾状,基部渐窄,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疏钝齿。叶鞘开放,抱茎,边缘膜质,叶舌长可达3厘米,膜质,渐尖,棕色。圆锥花序顶生,直立或略弯,长5~15厘米,花序轴被短毛,小苞片狭长圆形,宿存,花萼筒状,长7~15毫米,先端不均匀3浅裂,外面被短毛,花冠管长约1厘米,裂片3,矩圆形,外面被短毛,唇瓣长圆状匙形,浅红色,长2~2.5厘米,发育雄蕊1,长约1.6厘米,花丝线形,子房下位,卵圆形,被短毛,3室,花柱细长,柱头稍膨大,2唇形,棕色。蒴果球形,直径约1.2厘米,橘红色,种子具干燥的假种皮,有钝棱角,棕色。花期4~10月,果期9~11月。

04

产地分布

生于路旁、山坡草地。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广东有大量栽培。

05

采收加工

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06

药材性状

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和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厘米,一面有圆形的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气香,味辛辣。

07

性味归经

性热,味辛。归脾经、胃经。

08

功效与作用

温胃止呕,散寒止痛。属温里药。

09

临床应用

用量3~6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用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10

药理研究

具有抗菌、镇痛、抗胃溃疡、止泻、利胆作用;可延迟血栓的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低氧条件下的氧利用能力。

11

化学成分

根茎含多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还可能含有鼠李柠檬素及7-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又含挥发油。另含姜黄素、二氢姜黄素、六氢姜黄素、高良姜素、高良姜素-3-甲醚、丁香油酚、菜油固醇葡萄糖苷、豆固醇葡萄糖苷、姜黄素、二氢姜黄素、桂皮酸甲酯等成分。

12

使用禁忌

阴虚有热者禁服。

13

配伍药方

①治心脾痛:高良姜细锉,微炒,杵末。米饮调下3克。(《十全方》)

②治胃寒,饮食不化及呕吐翻胃:高良姜、陈皮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饮下一丸。(《卫生易简方》)

③治脾胃俱虚,胀满哕逆:高良姜、木香各捣罗为末。每服高良姜末3克,木香末1.5克。水一盏,同煎至七分,放温和渣徐呷。服不计时,勿用铁器煎。(《圣济总录》)

④治霍乱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克,打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顿服。(《备急方》)

⑤治风寒湿气,腰脚疼痛:高良姜、防己等分为末,捣大蒜和为饼。按痛处,铺艾灸之,以痛至不痛,不痛至痛为度。(《外科大成》)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上古针灸刺血健康疗法》平台无关,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文章精选

?一指缩阴、阴道大力士、阴道舞蹈、催乳、产后修复、男士壮阳、项目落地全修班

?气血瘀滞乳房疼,就按肩井穴;痛经就找水泉穴

?刺血疗法治百病:咽喉炎

?背薄一寸,百病消退,命长十年!学会一招,从此按背不求人!

?手上青筋越多,说明越……女性一定要看!

?四缝穴,扎一次见效,二次痊愈,真是绝了!

?藿香正气水涂在脚上太厉害了,活了30年才知道!

?五十首养生音乐,养五脏、解抑郁、去烦燥!(宅家养生必备)

?真正的治病,是从内心解脱开始!(写给每个人)

好物推荐:

规格:4.0*20cm,精选三年陈、高品质艾绒

艾绒含量:(+)g/支;

红花、姜粉含量:5(+)g/支

产地:医圣故里河南南阳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订购方式:

1,点击“阅读原文”,进微店拍单

2,加/

上古针灸刺血健康疗法

长按左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jj/5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