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阳节 > 重阳节文学创作 > 正文 > 正文

跟随范成大了解苏州一年风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13 20:35:33
端午

范成大曾经编撰过《吴郡志》,因为范成大本身就是苏州人,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所以对南宋以前苏州的风俗习惯可以说了如指掌。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到底还有多少风俗习惯能保留到至今,就很难说了,不过这种风俗的变迁,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的价值,为什么会变迁,是怎么变迁的,这些问题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苏州自古以来就很繁华,人烟繁盛,苏州城外几乎没有荒废的土地,无论是高岗,还是平地,全部都是田园。苏州地区不论平民百姓还是仕宦之家,往往都有一份产业。因此,苏州人生活上多数奢华铺张,少有俭朴节约的乡风,做事情喜欢攀比,喜欢游山玩水。

正月初一,也就是年头,往往会前往寺庙,称之为“岁忏”。因为出行的人比较多,以至于出行的士女造成道路拥堵,喧闹于途。

这时,亲戚朋友之间,有一年没有见面的人,往往会约在此时相见。有相互庆贺的,也有慰问亲友的。因为人多,往往这个时期,也成为相亲、讨论婚嫁的绝佳时机,很多人家未来的女婿,儿媳妇,也都在这时拍板。

上元,也就是正月十五,苏州的灯市,其他地方都比不上。尤其是两种灯“万眼罗”和“琉璃球”,更是独步天下。

正月十五,主要食物是糖米圆春玺。还有就是“孛娄”,也就是爆米花。通常是把糯谷或者是玉米放在锅里爆炒而成。这种爆米花还有一种用途,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爆,通过爆出米花的颜色和大小来看自己一年的运势。

三四月份,春天来临之后,苏州人喜欢乘坐“六柱船”,红色的幕布青色的棚顶,船上载有乐队,前往各处游玩,虎丘灵岩寺是打卡的网红地。

寒食节,则出门扫墓、拜祭。划船比赛的时候,也这么操作。四月八日,则是传统的“浴佛节”,苏州人往往到乡下各地走一走。

端午节,苏州人会互相送物品,比如粽子、水团、彩色的丝带,扇子等。

到了夏至,又做粽子,不过是用来拜祭的,估计是祭拜屈原或者伍子胥。并且用捆绑粽子的草系在手上、脚上,这种被称为“健粽”,据说可以人身体更加健壮。

还有的人把李子的核用布囊装起来,带在身上,据说吃饭被噎着,可以使用这个。

转眼间,来到了七月,七月初七有乞巧会。

往往家中长辈会提前让子女们准备好,称之为“小儿节”。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会准备菊花、茱萸,品尝新酒、吃板栗、粽花糕等。

十月初一,再去坟前祭奠,但是不庆贺。这一天烧炉子,不管天冷不冷,都留着烧红的木炭。

苏州人对冬至比较看重,比年节还要重视。称为肥冬。

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八节。在腊八节这天把一年的粮米都舂好,放在土瓦龛中保存好,据说过一年都不会坏,称之为“冬舂米”。

十二月十六日,苏州妇女祭祀厕姑。厕姑就是“坑三姑娘”,是民间故事当中的人物。祭祀厕姑的时候,男子不能在场。

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祀灶王爷,妇女不能参与。

十二月二十五日,吃赤豆粥。据说是可以避瘟神,全家大小都要吃,奴婢猫狗都有份。如果这一天家人有事外出,也要留着他的那一份。这赤豆粥名叫“口数粥”。

苏州

当天晚上,放爆竹,演傩戏,并且在田间点着高高的火把,说是“照田蚕”。

过年的时候祭拜老祖宗,到三十晚上结束,接着又放爆竹,焚烧苍木以及避瘟丹,一家人在一起喝酒,守岁。

吃吃胶牙糖守岁,还有就是祭祀瘟神、更换门神、对联等等。

快要天亮的时候,拿着木棍敲打灰堆。这种习俗,范成大猜测与彭蠡庙有关。

以上就是吴中(苏州)一年风俗的大致情形。#苏州风俗#

嘉庆朝山东泰安一起入室持枪盗窃案04

嘉庆朝山东泰安一起入室持枪盗窃案03

嘉庆朝山东泰安一起入室持枪盗窃案02

嘉庆朝山东泰安一起入室持枪盗窃案01

苏州常见地名的命名都有哪些特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pz/12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重阳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