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制芝麻谁家好?有口皆碑九制堂
黑芝麻
一、黑芝麻药性分析
黑芝麻
Heizhima
SESAMISEMENNIGRUM
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indicum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本品呈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气微,味甘,有油香气。
(1)粉末灰褐色或棕黑色。种皮表皮细胞成片,胞腔含黑色色素,表面观呈多角形,内含球状结晶体;断面观呈栅状,外壁和上半部侧壁菲薄,大多破碎,下半部侧壁和内壁增厚。草酸钙结晶常见,球状或半球形结晶散在或存在于种皮表皮细胞中,直径14~38μm;柱晶散在或存在于颓废细胞中,长约至24μm,直径2~12μm。
(2)取本品1g,研碎,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小时,倾取上清液,置试管中,加含蔗糖0.1g的盐酸10ml,振摇半分钟,酸层显粉红色,静置后,渐变为红色。
(3)取本品0.5g,捣碎,加无水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黑芝麻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芝麻素对照品、β-谷甾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8μl、对照品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醚-乙酸乙酯(20:5.5: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杂质不得过3%(附录)。
水分不得过6.0%(附录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8.0%(附录)。
饮片
黑芝麻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捣碎。
(水分总灰分)同药材。
炒黑芝麻取净黑芝麻,照清炒法(附录)炒至有爆声。用时捣碎。
本品形如黑芝麻,微鼓起,有的可见爆裂痕,有油香气。
(水分总灰分)同药材。
甘,平。归肝、肾、大肠经。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劳伤体瘦,肠燥便秘,百叶干。
马、牛30~g;驼20~g;羊、猪5~15g。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以上摘自年版《中国药典》
黑芝麻
二、黑芝麻为什么要九蒸九晒
由于黑芝麻壳硬、油多,即使碾碎,也不易吸收,其最大症结所在,还是油多。众所周知,油腻的东西最难消化。于是,古代养生家久经尝试之后,这才找到了九蒸九晒的办法,旨在尽可能多地去壳、去油,使之易于人体消化吸引。与此同时,也正因曝晒的缘故,额外吸引了天地之正气(事实上,就是通过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让黑芝麻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3,其主要作用是能够帮助人体吸收钙和磷物质),所以经过九制后的黑芝麻又具有独特的补钙之功能。
历史上,无论是医仙葛洪,还是药王孙思邈,或者药圣李时珍,都对九蒸九晒芝麻丸寄予厚望,流传至今。
医仙葛洪《抱朴子》记载:芝麻3斗,蒸熟后晒干,用水淘去沫再蒸再晒,如此反复9次。这时芝麻皮肉分开了,去掉芝麻皮后,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或枣膏调和,制成弹子大的小丸,每天服用3次,每次用温酒送服1丸,忌食毒鱼、狗肉、生菜。服至百日,能除痼疾,一年皮肤光泽,两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生,四年水火不能害,五年行及奔马,久服长生。
药王孙思邈记载:芝麻3升,蒸30遍,微微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3升调和,再用棒槌捣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天早上服50丸。40岁以上的人,久服明目洞视,肠柔如筋。
药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若黑芝麻不经过九蒸九晒,“则不受益,反受其害”。他认为,九蒸九晒芝麻“久服,轻身不老,坚筋骨,耳明目,耐饥渴,延年”,使“白发返黑”。
九制黑芝麻丸
三、九制芝麻谁家好,有口皆碑九制堂
当前,市面上有关九制芝麻丸的产家不少,产品类别繁多,价格混乱,有低至离谱,有高至天价者,各有各的说法,一般消费者只好凭个人喜好购买了。好低价者,自然有低价产品;好高价者,自然有高价产品;惟独好良心打造者,只能靠熟人介绍了。
1、九制芝麻丸,九制者有几家?
2、古法炮制者,遵从古方有几个?什么加枸杞、加黑豆、加黑米者,人数不少,若有标明还可,若不标明,岂不蒙人?
3、为了久藏,有格外添加者。
鉴于以上市场混乱情况,九制堂自明代创立以来,就一直用心打造“九制芝麻丸”,始终坚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以至于赢得了“九制芝麻谁家好,有口皆碑九制堂”的美誉。
夏天杂志社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pz/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