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气在生命中的体现,《灵枢·天年》中有一段形象的说法。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人活一口气。
这段话其实是借着黄帝的口问“人活一口气”这个问题。树活一张皮,人活着就靠那口气,但是这个气的变化,它是有起伏,有盛衰的。有他气足的时候,也有他气弱的时候,有他气充盈的时候,也有他泄气的时候。
气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黄帝问岐伯:您能不能把从生到死的这个阶段气的变化给我讲讲呢——“可得闻乎?”于是,岐伯就以十年作为一个阶段,把人生从十岁至百岁的活法,一段一段地慢慢讲给他听了。
十岁:这10年间,小孩子还处在发育的阶段,还没完全定型。比如说心脏,人心脏的大小大概就像自个儿的拳头。这时候,他的“拳头”还在长,人也在长个,而且气充血足,是纯阳之体,能吃能喝,就是老百姓说的“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个阶段就叫“五脏始定”。
二十岁:到了20岁或者从20岁开始到30岁这个阶段,人的血和气都达到了将近快盛满了,我们叫盛,盛满了。这个时候肌肉开始发达,开始长,他就从那种疾跑的阶段发展到了一种持久有力量的阶段,肌肉也开始变得丰满。
三十岁:女子到了28岁,男子到了32岁,都达到了生理高峰。这在《上古天真论》里讲了——“肌肉满壮”,横着了。这里的30岁,它没从性生理、性心理的发展角度来看,而是站在正常生理、男女不分的角度,说这是人发展的一个高峰——五脏大定。
四十岁:40岁以后,人的“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身体达到了一个极点,也开始走下坡路了。表现是“腠理始疏”。当人在身体好、气足的时候,腠理特别紧密,好像是一个充满了气的皮球,上面不会有任何皱纹。
五十岁:到了50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很多问题就开始来了。人到50岁叫半百。在《上古天真论》里,黄帝说,我发现,现在年过半百的人,“动作皆衰者。”
六十岁:人到了60岁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呢?话说:“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60岁的人就喜欢躺着了。
七十岁:到七十岁就该土不足了,对应的就是脾气虚。脾气虚是什么意思?就是脾吸收的功能变差了。所以,即使你吃了很多有营养的东西,你也吸收不了。
八十岁:古人有一句形容老年人的话——“耄耋之年”。“耄”是一个“老”,底下一个“毛”。“耋”是一个“老”,一个“至”。七十岁以上叫耄,八十岁以上叫耋。老人肺气虚了以后就开始出现浅表呼吸。
九十岁:90岁已差不多到了肾精枯竭的时候。肾是个水脏——水的脏,当肾精干了以后,它就焦了,也就是精髓快耗干了。当人老了,首先从肝开始虚,然后是心、脾、肺开始虚,一系列地虚。最后到了肾,就虚到根儿上了。
一百岁:人到百岁,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善终”。“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要知道,人能活岁,那简直就是老天的恩典。但是,普通人从50岁开始,各个脏分别丧失精气,出现症状,到百岁时,五脏基本上都空虚了。
这就是阳气在我们一生中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表现。
当归
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入药部位:干燥根。
性味:味甘、辛,性温。
归经: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主治: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相关配伍:
1、治大便不通:当归、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下。(《圣济总录》)
2、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坠痛,时作寒热:当归(去芦,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干地黄(酒洒蒸)各等分。共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局方》四物汤)
2、治室女月水不通:当归(切,焙)一两,干漆(炒烟出)、芎?各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圣济总录》当归丸)
3、治产后腹中?痛,并腹中寒疝虚劳不足: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要略》当归生姜羊肉汤)
本文出自曲黎敏《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曲黎敏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