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树的未成熟果实(青梅)的加工熏制品。主产于浙江、福建、云南等地。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需阳光充足,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
味酸,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临床用名有乌梅、乌梅炭。
《神农本草经》:梅实,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恶疾。生川谷。
《名医别录》:无毒。止下痢,好唾,口干。
厥逆,烦躁、或腹痛,呕吐时缓时作、或虚寒久利者。厥阴病。?二、柏叶汤柏叶艾叶三两三(把),干姜三两寒证先;吐衄下血遂不止,黄土(水)阿胶效更专。马通汁,污秽不用,可用黄土汁代替,或加阿胶更佳。金匮要略方柏叶汤3味柏叶,干姜各三两,艾叶三把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16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14、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嫩枝梢与叶。栽培或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原植物生于土壤肥沃地,或石灰岩山地。
味苦、涩,性寒。入肺、肝、脾经。
功效:凉血止血、生发乌发。
临床用名有:侧柏叶、侧柏叶炭。
《名医别录》:味苦,微温,无毒。主治吐血,衄血,利血,崩中,赤白,轻身,益气。令人耐风寒,去湿痹。
《药性论》:君,与酒相宜。止尿血,味苦,辛,性涩,能治冷风历节疼痛。
吐衄下血、烦热,腹痛而脉无力者。太阴阳明合病。?三、蜀漆散蜀漆,云母,龙骨各等分。金匮要略方蜀漆散3味蜀漆烧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右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一方云母作云实。金匮要略4疟病5、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疟寒多热少者。太阴病。四、百合地黄汤百合七枚,生地黄汁一升。金匮要略方百合地黄汤2味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升右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出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金匮要略3百合狐惑阴阳毒5、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百合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卷丹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主产于湖南、浙江、江苏、陕西、四川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草丛、石缝、林缘。喜温暖稍带冷凉而干燥的气候,耐荫性较强,耐寒、耐旱,为日照植物,忌酷热和过多雨水,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
味甘,性寒。归心、肺经。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临床用名有:百合、蜜炙百合。
《神农本草经》:百合,味甘平。主邪气,腹张,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川谷。
《名医别录》:无毒。主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肿,止涕泪。
《药性论》:使,有小毒。主百邪鬼魅,涕泣不止,除心下急满痛,治脚气热咳逆。
百合病口苦、小便赤、脉微数者。阳明病。说明:每个方证最后是文字较多,请自己参考胡希恕医学全集《经方传真》一书。?如果你有缘,看到本文方证,方歌,首先要熟悉伤寒论条文,并请学习胡希恕先生的《中医辩证论治概论》《伤寒论讲座》《金匮要略讲座》音频和书籍,并仔细阅读胡希恕《经方传真》《病位类方解》《经方精义》等书,才能更好的理解方证,记忆方歌,应用方证。希望在中医学习道路上对你有所帮助,做一代经方传人!??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网络,方歌自己原创。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药。文章、图片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别忘了,戳一下“在看”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