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炮制 > 正文 > 正文

中药材蒲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5 15:41:04

点上面“中草药大全”……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中医中药、有病不求人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商品分净蒲黄与草蒲黄两种。

别名:蒲厘花粉、蒲花、蒲棒花粉、蒲草黄

来源:为香蒲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长苞香蒲水烛或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粉或带有花药、花丝的混合物。野生于浅水沼泽或溪池水边。

采收和储藏:夏季花将开放时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性花穗,晒干后碾轧,筛取细粉。

原形态:

1、狭叶香蒲,多年生草本,高1.5-3m。根茎匍匐,须根多。叶狭线形,宽5-8mm,稀达10mm。花小,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长圆柱形,褐色;雌雄花序离生,雄花序在上部,长20-30cm,雌花序在下部,长9-28cm,具叶状苞片,早落;雄花具雄蓝2-3,基生毛较花药长,充端单一或2-3分又,花粉粒单生;雌花具小苞片,匙形,较柱头短,茸毛早落,约与小苞片等长,柱头线形或线状年圆形。果穗直径10-15mm,坚果细小,无槽,不开裂,外果皮下分离。花期6-7月,果期7-8月。

2.宽叶香蒲,与决叶香蒲区别在于:叶阔线形,长约1m,宽10-15mm,光瑞长关,基部鞘状,抱茎。穗状花序圆柱形,雌雄花序紧相连接,雄花序在上千8-15cm,雌花序长约10cm,直径约2cm,具2-3片叶状苞片,早落;雄花具雄蕊3-4,花粉粒为4合体;雌花基都无小苞片,具多数基牛的白色长毛。果穗粗,坚果细小,常干水中斤裂,外果皮分离。

3.东方香蒲,与前两种不同点在于:叶条形,宽5-10mm,基部鞘状抱茎。德状化序圆柱状,雄花序与雌花序彼此连接;雄花序在上,长3-5cm,雄花有雄蕊2-4,花粉粒单中;雌花序在下,长6-15cm,雌花无小苞片,有多数基生的白色长毛,毛与柱头近等长,柱头匙形,不育雌蕊棍棒状。小坚果有一纵沟。

4.长苞香蒲,与以上种类区别在于:叶条形,宽6-15mm,基部鞘状,抱茎。德状花序圆柱状,粗壮,雌雄花序共长达50cm,雌花序和雄花序分离;雄花序在上,长20-30cm,雄花具雄蕊3,毛长于花药,花粉料单生;雌花序在下,比雄花序为短,雌花的小苞片与柱头近等长,柱头条状长圆形,小苞片及柱头均比毛长。小坚果无沟。

产地: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其它地区大部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

净蒲黄:为鲜黄色的细小花粉粒,呈粉末状态,质轻。用手捻之有滑润感而松散,遇风飞扬,投入水中浮于水面。用放大镜观察,呈扁圆形小颗粒。气微,味淡。

草蒲黄:为花粉、花药及花丝的混合物,呈棕黄色,除粉末状花粉外并丝毛状纤维性花药及花丝,显粗糙、轻泡而不光滑,手捻易成团。气微,味淡。

净蒲黄以鲜黄色,粉细,质轻,光滑,不含杂质者为佳。

草蒲黄以棕黄色,含花药,花丝,不含其它杂质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固甾醇、异鼠李亭。

药理作用:

①对子宫的作用

蒲黄(品种未作鉴定)煎剂、酊剂,乙醚浸液对离体及在位子宫均表现兴奋作用,剂量增大可呈痉挛性收缩,对未孕子宫比对已孕者作用明显,使产后子宫收缩力加强或紧张性增加。

②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蒲黄煎剂及乙醇浸液大剂量可使猫、犬血压下降,其降压作用可被阿托品所阻断。蒲黄醇提溶液对蟾蜍离体心脏低浓度可增加收缩力,高浓度则抑制之。大剂量蒲黄提取物对犬心肺装置影响不大,对家兔耳血管稍有扩张作用。

③对肠管的作用

蒲黄提取物可使离体兔肠蠕动增强,但可被阿托品所阻断。其中历含之异鼠李素对小白鼠离体肠管有解痉作用。

④凝血作用

口服水浸液或5%乙醇浸液能使家兔凝血时间明显缩短;蒲黄提取物使家兔血小板数目增加、凝血酶元时间缩短;蒲黄粉外用对犬动脉出血有止血作用。

⑤抗结核作用

高浓度(1:)蒲黄煎剂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菌的生长,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具有某些疗效。

炮制:

生蒲黄:揉碎结块,过筛,除去杂质。

蒲黄炭:取净蒲黄粉末,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全部黑褐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将结块揉碎,过筛。(本品易复燃,须放凉1~2日,仔细检查后方能贮存)

性味:甘,平。

归经:入肝、心包经。

功能:止血;祛瘀;利尿。

主治: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阴下湿痒

临床应用:为常用的祛瘀药和止血药。

1、用于治疗产后血瘀、恶露不下、小腹作痛,常配五灵脂,方如失笑散。此方行血散瘀止胀痛和清除恶露的效果比较确实,可作为化瘀的基本方。对其它瘀痛也适用。如产后因子宫收缩不良而出血,可配丹参、炮姜炭等止血。以上两种情况无法祛瘀或止血,蒲黄所起的作用大体上主要为收缩子宫。

2、治疗血淋,蒲黄是常用药,协助小蓟、滑石等,或配冬葵子、生地,治膀胱炎或尿道炎引起的血尿、小便不利、尿道作痛。方如蒲黄散。

3、用于治疗便血属慢性结肠炎者,大便浓血样、腹部闷痛,可用炒蒲黄配五灵脂、煨葛根、煨肉豆蔻等。

此外,生蒲黄末用蜜糖调敷,可治疮疡之肿痛。

使用注意:

1、蒲黄生用行血祛瘀,炒用收敛止血(但生用也能止血)。一般用生品较多,出血兼有瘀血者内蓄者,可生、炒各半同用;

2、蒲黄用于实证出血适宜;

3、蒲黄能收缩子宫,故孕妇慎用。

用量:内服:煎汤,5-10g,须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散瘀止痛多生用,止血每炒用,血瘀出血;生熟各半。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处方举例:

失笑散(《局方》):炒蒲黄3g,生蒲黄3g,炒五灵脂6g,研细末,水酒各半煎数沸后饮服。

蒲黄散(《证治准绳》):蒲黄、冬葵子、生地各15g,共为细末,每服3g,水煎温服。

复方:

①治妇人月候过多,血伤漏下不止:蒲黄三两(微炒),龙骨二两半。艾叶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米饮下,艾汤下亦得,日再。(《圣济总录》蒲黄丸)

②治产后血不下:蒲黄三两。水三升,煎取一升,顿服。(《梅师集验方》)

③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烦闷满急,昏迷不省,或狂言妄语,气喘欲绝:干荷叶(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黄、甘草(炙)各三分,蒲黄(生)二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局方》蒲黄散)

④治产后心腹痛欲死:蒲黄(炒香)、五灵脂(酒研,淘去砂土)各等分。为末,先用酽醋,调二钱,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局方》失笑散)

⑤催生:蒲黄、地龙(洗去土,于新瓦上焙令微黄)、陈橘皮等分。各为末,如经日不产,各抄一钱匕,新汲水调服。(《证类本草》)

⑥治坠伤扑损,瘀血在内,烦闷者:蒲黄末,空心温酒服三钱。(《塞上方》)

⑦治吐血、唾血:蒲黄一两。捣为散,每服三钱,温酒或冷水调。(《简要济众方》)

⑧治肺热衄血:蒲黄、青黛各一钱。新汲水服之。或去青黛,入油发灰等分,生地黄汁调下。(《简便单方》)

⑨治鼻衄经久不止:蒲黄二、三两,石榴花一两(末)。上药,和研为散,每服以新汲水调下一钱。(《圣惠方》)

⑩治膀胱热,小便血不止:蒲黄(微炒)二两,郁金(锉)三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粟米饮调下,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蒲黄散)

⑾治卒下血:甘草、干姜、蒲黄各一分。三物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僧深集方》蒲黄散)

⑿治舌胀满口,不能出声:蒲黄频掺。(《本事方》)

⒀治小儿重舌,口中生疮,涎出:蒲黄一分,露蜂房一分(微炙),白鱼一钱。上药,都研令匀。用少许酒凋,敷重舌、口中疮上,日三用之。(《圣惠方》蒲黄散)

⒁治聤耳出脓:蒲黄末,掺之。(《圣惠方》)

⒂治耳中出血:蒲黄、炒黑研末,掺入。(《简便单方》)

⒃治脱肛:蒲黄二两。以猪脂和敷肛上,纳之。(《千金方》)

⒄治阴蚀:蒲黄二两,桐皮二两,甘草二两。凡三物,捣筛,粉创上。(《令李方》蒲黄散)

⒅治丈夫阴下湿痒:蒲黄末敷之。(《千金方》)

注:净蒲黄与松花粉类似,易混淆。但松花粉为淡黄色,质较重而更光滑易流动,颗粒在放大镜下观察呈圆球形,气微香,味带油腻感。

推荐阅读

?1.经常拿它在腿上滚一滚,静脉曲张消了?2.皮肤瘙痒?抹一抹,当天解决!?3.失眠严重?湿气大?贴个它,睡得香!?4.被灰指甲折磨了20年,还有救吗??5.打呼噜就是睡得香?其实这是病,得治!?6.膝盖疼,做对一件事,关节疼痛不找你!

?7.每天一杯,降尿酸、去痛风、防三高

想要了解更多中医、中药材、中草药秘方、偏方,长按下图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pz/9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