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特性 > 正文 > 正文

中药材补益药何首乌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9 12:58:29
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开宝本草》。

别名:首乌、赤首乌、铁秤砣、红内消

来源: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多为野生,并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原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茎基部略呈木质,中空。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狭卵形或心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箭形,全缘或微带波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光滑无毛。托叶膜质,鞘状,褐色,抱茎,长5~7毫米。花小,直径约2毫米,多数,密聚成大形圆锥花序,小花梗具节,基部具膜质苞片;花被绿白色,花瓣状,5裂,裂片倒卵形,大小不等,外面3片的背部有翅;雄蕊8,比花被短;雌蕊1,子房三角形,花柱短,柱头3裂,头状。瘦果椭圆形,有3棱,长2~3.5毫米,黑色光亮,外包宿存花被,花被成明显的3翅,成熟时褐色。花期10月。果期11月。

产地:主产于河南、湖北、江苏、四川、贵州、广西等地,除东北外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块根呈纺锤形或团块形,一般长5~15厘米,直径4~10厘米。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纵沟和皱纹。顶端有根茎残痕,下端有根痕。质坚实。难折断。商品多已横切1~4厘米的块片,切片淡黄棕色或红棕色,显云朵状花纹,由中央一个较大的中心柱外围数个类圆形的异形维管束所构成,束间均有凹陷环纹相隔,显粉性。年久的野生品,断面棕红色有一明显的木心(贵州产品较多)。气微弱,味苦涩。

主要成分:含蒽醌衍生物,主要为大黄酚和大黄泻素,又含大黄酸、大黄泻素甲醚。此外,还含有磷脂(4%左右)。另其浸出液中可能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似物。

功效与作用:滋阴、强壮、益精血。现已证实,所谓“滋阴”,其中一部分作用即为:

1、降胆固醇:对实验性家兔血清胆固醇的增高抑制作用,并能减少家兔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其原理为首乌的有效成分能与胆固醇结合。

2、抗动脉硬化:能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阻止类脂质在血清留滞透到动轨内膜,可能与其所含磷脂的作用有关。

3、泻下:作用缓和,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能促进肠管蠕动而通便。

4、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此外,在中药对肾上腺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试验中,发现何首乌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的作用。

又所含的蒽醌衍生物能降低神经时值,有兴奋神经系统的作用。

炮制:生首乌: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泡至八成透,捞出,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切成方块,晒干。制首乌:取何首乌块倒入盆内,用黑豆汁与黄酒拌匀,置罐内或适宜容器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炖至汁液吸尽,取出,晒干。(每何首乌块lOO斤,用黑豆10斤,黄酒26斤。黑豆汁制法:取黑豆10斤,加水煮约4小时,熬汁约16斤,豆渣再加水煮约3小时,熬汁约10斤,两次共熬汁约25斤)

性味:苦、甘、涩,微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补肝,益肾,养血,祛风。

主治: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用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高血脂症。

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血虚体弱,有腰膝酸软、头昏眼花、须发早白、未老先衰,或遗精、带下等,作为滋补药用。尤其适用于虚不受补者,因首乌补而不滞,不易引发肠胃积滞或激动肝火,故凡不耐受其他温补药者,可用首乌,一般配杞子、当归、菟丝子等,方如何首乌丸。如有盗汗、自汗,配黄芪、龙骨、牡蛎、白术、黄精、炙甘草等。

2、用于治疗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常服有助于减轻和消除症状,改善健康情况,常配银杏叶、钩藤等,长期服用可收到一定的降压与降胆固醇的效果。临床观察,单用首乌对降低血胆固醇有一定作用。

3、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适用于抑制型患者,与安神药同用作用更全面,常配磁石,丹参、五味子、酸枣仁、川芎,有一定效果。

4、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皮肤风燥疾患,用生首乌较好。作用原理未明,前人认为能养血熄风,现代分析认为可能通过泻下作用,排出肠内毒素,减少刺激。同时也可能通过首乌的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而收到抗过敏的效果,具体原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首乌用于百日咳有一定疗效;治肠燥便秘、疮疖也可用。

附:1、①生首乌滑肠泻下消炎的作用较好,制首乌补益肝肾的作用较好;②首乌与熟地黄比较,首乌长于补肝虚,熟地黄长于补肾虚;首乌虽补而无熟地黄之腻滞。根据临床治疗血虚的经验,心血、脑血供应不足用首乌较好,末稍循环差,气血虚弱、手足冰冷者用熟地黄较好。

用量:内服:煎场,10~20g;熬膏、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研末撒或调涂。

注意:大便溏泄及有湿痰者不宜。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处方举例:何首乌丸:何首乌15g、菟丝子9g、当归9g、牛膝9g、补骨脂9g,研末炼蜜为丸,每次9g,淡盐汤送下。

复方:

①乌须发,壮筋骨,固精气:赤、白何首乌各-斤(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刮去皮,用淘净黑豆二升,以砂锅木甑铺豆及首乌,重重铺盖,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暴干,换豆再蒸,如此九次,暴干为末),赤、白茯苓各一斤(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捻块,以人乳十碗浸匀,晒干,研末),牛膝八两(去苗,酒浸一日,同何首乌第七次蒸之,至第九次止,晒干),当归八两(酒浸,晒),枸杞子八两(酒浸,晒),菟丝子八两(酒浸生芽,研烂,晒),补骨脂四两(以黑脂麻炒香,并忌铁器,石臼捣为末)。炼蜜和丸弹子大一百五十丸,每日三丸,侵晨温酒下,午时姜汤下,卧时盐汤下。其余并丸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一百丸,久服极验。(《积善堂经验方》七宝美髯丹)

②治骨软风,腰膝疼,行履不得,遍身瘙痒:首乌大而有花纹者,同牛膝(锉)各-斤。以好酒一升,浸七宿,曝干,于木臼内捣末,蜜丸。每日空心食前酒下三五十丸。(《经验方》)

③治久疟阴虚,热多寒少,以此补而截之:何首乌,为末,鳖血为丸,黄豆大,辰砂为衣,临发,五更白汤送下二丸。(《赤水玄珠》何首乌丸)

④治气血俱虚,久疟不止:何首乌(自三钱以至一两,随轻重用之),当归二、三钱,人参三、五钱(或一两,随宜),陈皮二、三钱(大虚不必用),煨生姜三片(多寒者用三、五钱)。水二钟,煎八分,于发前二、三时温服之。若善饮者,以酒浸一宿,次早加水一钟煎服亦妙,再煎不必用酒。(《景岳全书》何人饮)

⑤治遍身疮肿痒痛:防风、苦参、何首乌、薄荷各等分。上为粗末,每用药半两,水、酒各一半,共用一斗六升,煎十沸,热洗,于避风处睡一觉。(《外科精要》何首乌散)

⑥治颈项生瘰疬,咽喉不利:何首乌二两,昆布二两(洗去咸味),雀儿粪一两(微炒),麝香一分(细研),皂荚十挺(去黑皮,涂酥,炙令黄,去子)。上药,捣罗为末,入前研药一处,同研令匀,用精白羊肉一斤,细切,更研相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荆芥汤下十五丸。(《圣惠方》何首乌丸)

⑦治瘰疬延蔓,寒热羸瘦,乃肝(经)郁火,久不治成劳:何首乌如拳大者一斤,去皮如法制,配夏枯草四两,土贝母、当归、香附各三两,川芎一两。共为末,炼蜜丸。每早、晚各服三钱。(《本草汇言》)

⑧治疥癣满身:何首乌、艾各等分,锉为末。上相度疮多少用药,并水煎令浓,盆内盛洗,甚解痛生肌。(《博济方》)

⑨治大肠风毒,泻血不止:何首乌二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粥饮调下一钱。(《圣惠方》)

⑩治自汗不止:何首乌末,水调。封脐中。(《濒湖集简方》)

⑾治破伤血出:何首乌末敷之即止。(《卫生杂兴》)

注:何首乌有赤白二种。全国所用的均为正文所述的何首乌;白首乌仅有少数地区习用,其植物来源不一,但均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的块根,京津两市均不习用。

▼-还可以看-▼

:《中医基础理论》全套课程

:《中医诊断学》全套课程

:《中医儿科学》全套课程

:《本草传奇故事》全集!(图文并茂,收藏版)

纪录片推荐:基础解剖学(教学视频)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合作/交流/投稿/

▼更多精彩推荐,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tx/9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