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性味 > 正文 > 正文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麻子仁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3 11:41:33
脸上长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1/5862261.html
麻子仁丸

所属类别:

其他

麻子仁丸,中医方剂名。泻下剂,润下,具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之功效。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微黄少津。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胃肠燥热者。

基本信息

药品名称

麻子仁丸

主要适用症

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

每次9克,1~2次,温开水送服

剂型

丸剂

出处

《伤寒论》

组成

火麻仁,芍药,枳实,大黄等

功能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目录

1正文

2来源

3异名

4组成

5用法

6临证加减

7现代运用

8病机

9配伍特点

10功效

11主治

12方论

13方歌

14辩证要点

15禁忌

16方解

17化裁

18附方

19附注

20文献

21现代运用二

22各家论述

23药理作用

正文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

来源

伤寒论

异名

麻仁丸(类证活人书卷十五)、脾约麻仁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组成

麻子仁20克芍药9克枳实9克(炙)大黄12克(去皮)厚朴9克(炙,去皮)杏仁9克(去皮、尖,熬,别作脂)

用法

上六味,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临证加减

兼血虚,加熟地黄、当归;兼气虚,加人参、白术、黄芪;便血,加槐花、地榆。

现代运用

虚人及老人便秘,习惯性便秘,痔疮便秘等属胃肠燥热,津液不足者

病机

胃强脾弱,脾的功能被胃约束,津液输布失调。

配伍特点

攻润结合;泻下药与滋润药配伍。

功效

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

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秘结,小便频数。现用于习惯性便秘见有上述症状者。

方论

方中麻子仁润肠通便为君;杏仁降气润肠,芍药养阴和营为臣;枳实、厚朴消痞除满,大黄泻下通便,共为佐使。诸药同用,共奏润肠通便之功。

方歌

麻子仁丸治脾约,燥热津亏便下难,枳朴大黄蜜杏芍,润肠泄热便下来。

辩证要点

大便干结,脘腹痞胀,舌红苔黄而干。

禁忌

本方虽为润肠缓下之剂,但含有攻下破滞之品,故年老体虚,津亏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如属纯由血少津亏引起的便秘,则不宜使用。孕妇忌用。)

方解

本方治证乃由胃有燥热,脾津不足所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今胃中燥热,脾受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而致小便频数,肠失濡润,故见大便干结。此时治法亦应以润肠通便为主,兼以泄热行气。因而方中用火麻仁润肠通便为君药;大黄通便泄热,杏仁降气润肠,白芍养阴和里,共为臣药;枳实、厚朴下气破结,加强降泄通便之力,蜂蜜能润燥滑肠,共为佐使药。诸药合而为丸,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之功。

本方即小承气汤加火麻仁、杏仁、白芍、蜂蜜组成,虽亦用小承气汤泻肠胃之燥热积滞,但实际服用量较小。更取质润多脂之火麻仁、杏仁、白芍、蜜蜂,则益阴增液以润肠通便,使腑气通,津液行;二则甘润可减缓小承气汤攻伐之力,使下而不伤正,而且原方只服十丸,以次渐加,都说明本方意在润肠通便,仍属缓下之剂。对于肠中燥有积滞的便秘最为适合。老人与产后肠燥便秘,以及习惯性便秘亦可服用。

★方义2:本方治证乃因胃有燥热,脾津不足所致。《伤寒论》称之为“脾约”。成无己说:“约者,约结之约,又约束也。经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伤寒明理论》)根据“燥者润之”、“留者攻之”的原则,故当润肠泻实,宜润肠药与泻下药同用。方中麻子仁性味甘平,质润多脂,功能润肠通便,是为君药。杏仁上肃肺气,下润大肠;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为臣。大黄、枳实、厚朴即小承气汤,以轻下热结,除胃肠燥热为佐。蜂蜜甘缓,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又可缓和小承气汤攻下之力,以为佐使。综观本方,虽用小承气以泻下泄热通便,而大黄、厚朴用量仅从轻减,更取质润多脂之麻仁、杏仁、芍药、白蜜等,一则益阴增液以润肠通便,使腑气通,津液行,二则甘润减缓小承气攻下之力。本方具有下不伤正、润而不腻、攻润相合的特点,以达润肠、通便、缓下之功,使燥热去,阴液复,而大便自调。

本方为丸剂,而且只服10小丸,依次渐加,均意在缓下,润肠通便。”

化裁

痔疮便秘者,可加桃仁、当归以养血和血,润肠通便;痔疮出血属胃肠燥热者,可酌加槐花、地榆以凉血止血;燥热伤津较甚者,可加生地、玄参、石斛以增液通便。

附方

润肠丸五仁丸

附注

本方为治疗胃肠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证的常用方,又是润下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少津为辨证要点。(本方又名脾约麻仁丸、脾约丸。名曰脾约,是取其能治脾约证之意。)

文献

方论成无己:“约者结约之约,又约束之约也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麻仁味甘平,杏仁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仁、杏仁,润物也,本草曰:润可去枯,脾胃干燥,必以甘润之物为之主,是以麻仁为君,杏仁为臣。积实味苦寒,厚朴味苦温。润燥者必以甘;甘以润之;破结者必以苦,若以泄之。积实、厚朴为佐,以散脾之结约。芍药味酸微寒,大黄味苦寒,酸苦痛泄为阴,芍药、大黄为使,以下脾之结燥。肠润结化,津液还人胃中,则大便利,小便少而愈矣”。《伤寒明理论》

方论选录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上:“下法不曰承气,而曰麻仁者,明指脾约为脾土过燥,胃液日亡,故以麻、杏润脾燥,白芍安脾阴,而后以枳朴大黄承气法胜之,则下不亡阴。法中用丸渐加者,脾燥宜用缓法,以遂脾欲,非比胃实当急下也。”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由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现代运用二

茅氏用麻子仁丸加味治疗高脂血症,效果良好。临床治疗5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麻子仁、制首乌、决明子、生黄芪、绞股兰各30克,生白芍、枳实、厚朴、杏仁、泽泻各10克,参三七、大黄各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对照组口服烟酸肌醇酯片,每次0.4克,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两组总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茅国荣.麻仁丸加味治疗高脂血症5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16(2):19]

各家论述

1.《伤寒论讲义》:本方是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芍药而组成。取麻仁润肠滋燥通利大便为主药,配以杏仁润肺沉降,使气下行,并具有润肠道、通大便的作用。芍药和营而缓急。大黄、枳、朴泄热去实,行气导滞。以蜜和丸,渐加,以知为度取其缓缓润下之义。

2.《方剂学》:方中麻子仁润肠通便,为主药;辅以杏仁降气润肠,芍药养阴和里;佐以枳实破结,厚朴除满,大黄通下;使以蜂蜜润燥滑肠,合而为丸,具有润肠、通便、缓下之功。

药理作用

主要有致泻,缓解平滑肌痉挛,降压等作用。

1.泻下:25%麻仁丸水液可使离体家兔肠管蠕动波幅增大,频率加快,家兔在体实验,麻仁丸能增加在体肠最大振幅和平均振幅,也能增加离体豚鼠回肠的频率,最大振幅和平均振幅。小鼠给麻仁丸后,粪便粒数、重量均有显著增加,表明有致泻作用。火麻仁含脂肪油较多,对肠壁和粪便起润滑软化大便作用。

2.缓解平滑肌痉挛:白芍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亦有镇静、镇痛等作用。

3.降压:火麻仁可使麻醉的猫、大鼠血压显著下降,而对呼吸、心率无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重在分享交流学习,如侵立删,谢谢

?注意:防病治病仍需谨遵医嘱,如需相关艾灸知识,请文末留言,隔天更新。

END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提醒所有人

-END-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点赞在看分享转发永久免费学中医

名额限量名,现在0元领取

真人实操+助教答疑

手把手教你学会中医

分享朋友圈+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xw/8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