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花为豆科植物合欢的干燥花序,是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气微香,味淡。产中国东北至华南及西南部各省区。生于山坡或栽培。非洲、中亚至东亚均有分布;北美亦有栽培。合欢花花丝粉红色,荚果偏,是城市行道树、观赏树。心材黄灰褐色,边材黄白色,耐久,多用于制家具;嫩叶可食,老叶可以洗衣服;树皮供药用,有驱虫之效。它还有宁神作用,主要是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滋阴补阳、眼疾、神经衰弱等功效。
性味甘、平,归心、肝经。
安神解郁,滋阴补阳,活血消肿。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吐脓,筋骨折伤,痈疮肿毒等症。
内服:煎汤,5~15克;或入丸、散。
合欢花芳香,阴虚津伤者慎用合欢花。
合欢花味甘、性平,含有合欢甙,鞣质,解郁安神,滋阴补阳,理气开胃,活络止痛,具有清热解暑,养颜祛斑解酒等功效。
合欢花可以用于治疗忧郁失眠,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有较好的强身、镇静、安神、美容的作用,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
合欢皮的多种同属植物的树皮均具有显著的兴奋子宫和致流产作用,山合欢树皮所含皂甙也有抗着床和抗早孕等作用。
1、合欢花治心肾不交失眠:合欢花、官桂、黄连、夜交藤。煎服。(《四川中药志》)
2、合欢花治腰脚疼痛久不差:夜合花四两,牛膝一两(去苗),红蓝花一两,石盐一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麸炒微黄),桂心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圣惠方》夜合花丸)
3、合欢花治风火眼疾:合欢花配鸡肝、羊肝或猪肝,蒸服。(《四川中药志》)
4、合欢花治打搕损疼痛:夜合花末,酒调服二钱匕。(《子母秘录》)
5、合欢花治眼雾不明:合欢花、一朵云,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6、合欢花通气活肾,养血消肿痛。《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7、合欢,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神农本草经》
8、合欢花解郁安神,和络止痛。治肝郁胸闷,忧而不乐,健忘失眠,性欲寡淡。江西《中草药学》
9、合欢花能养血、活气、通脉。《本草便读》
10、合欢花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解郁安神,治失眠,调肾虚。《四川中药志》
11、合欢花能清心明目、滋肾阴。《分类草药性》
医院医院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医院医院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