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唐德宗时被官方定为三令节之一,受到达官贵人和黎民百姓的一致推崇,节庆活动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平民化。
在唐代,人们重阳节登高、赏菊、簪带菊花茱萸、饮菊花酒,以此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乡情怀。
登高是唐代重阳节的代表性活动,除了登高山,塔、城楼、亭台楼榭,也是人们登高的场所。因而很多文人墨客在登高之后都会留下很多作品。张九龄登高写下《九月九日登龙山》,卢照邻则写下《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因为这个节日,留下了很多关于这个节日的诗词歌赋。说到诗歌,怎么少得了我们的“诗仙”李白呢?看看他又是怎么过重阳节的?那就得读读他写下的这首《九日》。
九日
唐代: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今天是重阳节,云彩飘飘,景色迥然,流水更绿,青山更明亮。
一二句写秋高气爽,开篇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秋景图。秋日的天空,辽阔高远,一碧如洗。
秋日的大地,明丽清爽。松柏参天,波平浪静的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这天高气爽的秋天里,又逢重阳佳节,诗人携壶登山,开怀畅饮,采撷一朵黄菊花,欣赏这菊花凌霜不凋的品格。
走到大山深处,这里山石偏僻,松树古远,快乐的管弦乐随风飘洒。佳节美景令诗人陶醉,禁不住举杯照欢颜,杯中映出他自己的笑容。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眼前的景色虽然美不胜收,可是孑然一身的孤独感无法排解,因而酩酊大醉,以至“落帽”,任凭帽儿被风吹落,狂放高歌中充满了思念故交之情。
诗人独自一人重阳登高,通过对自己所见和所感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遭挫折多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最后高歌独酌,抒发了怡情自然的旷迭的襟怀。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何不趁着这秋高气爽的重阳节,读读李白的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邀亲朋,约好友,一起登高赏菊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