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听词猜节日。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了解“传统”。
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出示自读要求。
2、出示生字词语。
3、巧记生字方式。
4、交流识记方法。
5、学习多音字“重”。
6、检查学习情况。
7、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结构,交流识记方法,讲解笔顺。
三、细读感悟,了解习俗。
(一)学习“春节”。
1、每年过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
2、春节是一年的哪一天,有什么传统习俗?
3、了解“窗花”。
4、想一想:春节时,我们和家人还会做什么呢?
(二)学习“元宵节”。
1、元宵节传统习俗。
2、元宵节的花灯。
3、元宵节的吃食。
4、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
5、识记生字“宵、巷”。
(三)学习“清明节”。
1、清明节的时间和习俗。
2、清明节还有哪些习俗?
(四)学习“端午节”。
1、端午节的习俗。
2、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3、借助物品,识记生字。
(五)学习“七夕节”。
1、七夕节的时间与习俗。
2、自告奋勇:向同学讲一讲牛郎织女的传说。
(六)学习“中秋节”。
1、中秋节的时间与习俗。
2、中秋节的相关传说——《嫦娥奔月》。
(七)学习“重阳节”。
1、重阳节的时间与习俗。
2、简介“重阳节”。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重阳节的习俗?
(八)寒来暑往又一年。
四、拓展延伸,欢度佳节。
1、梳理课文结构。
2、揭示课文主题。
3、完成下面练习。
4、拓展延伸: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
5、拓展发散: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6、布置作业,课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