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亚林
“家有梧桐树、不愁凤凰来”可见梧桐树是幸福、富贵、吉利的象征。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里运河畔,位于 南,一个叫县委宿舍的大杂院里住有近百户人家。院子里有四棵梧桐树,一溜边排着,高大、挺拔,长得笔直,比屋顶还高。那几棵梧桐可不同于现在大路两侧那种挂满毛毛球的法国梧桐。据老辈人说,那才是真正的中国梧桐树,依稀记得它的名字叫“青桐”,一个带有诗味又很好听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梧桐树会结出可以吃的籽,每到夏天,树上挂满了像小船或饺子一样的壳子里排列着像豌豆一样的梧桐籽,大风刮起,哗哗作响,如同悬挂着的风铃,在吟唱着童年动听的歌谣。被风刮落时,我们会捡回家,放在锅里炒着吃,炒熟了,皮会皱起来,香香的,肉白壳薄,比瓜子还好吃,吃几颗会让你满嘴生津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有点像今天超市里卖的松子仁,若是喷点盐水、若是放点油那就更美味了,有心急嘴馋的小伙伴,会用竹杆将其敲下来,不知怎么回事,自从离开那个院子,就再也没有见过这种梧桐树,当年的几棵梧桐树,也随着城市建设而失去踪影。梧桐树下,有我童年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那是用树叶儿串起的美丽童话般的故事。第三棵梧桐树下住着一户W姓人家,老少三代七口人,最让我难忘的是W奶奶,天生丽质、皮肤白皙、三寸金莲。虽出身贫寒,却生就一个富贵相,她没有上过什么正规的学校,但什么《三字经》《女儿经》三从四德、女孩子的礼仪规范张口就来,“人之初、性本善,父母在、不远游”却是熟烂于心,是个标准的知书达理、气度不凡的大户人家的味道,更令我佩服得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有一肚子讲不完的故事。只要一有空就会坐在梧桐树下,让我们这些孩子听她讲“古”,最擅长得是讲古典小说和民间神话故事,最初接触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算是最早接受的启蒙教育,也可以说,是我当年心目中的偶像,总觉得她是无所不知的人。W奶奶的少女时期,就是淮阴城里十里八乡的大美人儿,后到一大户人家当丫鬟,因年小体弱,也做不了什么重活,地主就让其整天陪着小姐读书,(私塾),闲暇就教小姐做女红,结果是书比小姐读得好,手比小姐还要巧,深得小姐和家人的喜欢,与之姐妹相称。有一年得了严重的胃病,地主在小姐的央求下,将家里两亩长势正好的藕田提前收采,原来用藕结晒干磨成粉冲服,是治疗胃病的良药,在小姐的帮助下,彻底治好了胃病,结果一辈子都没有再犯胃病。儿大当婚、女大当嫁,小姐到了出嫁的年龄,风光出嫁。可小姐舍不得陪了她的几年、形同姐妹的丫鬟,就想着给她一个好的归宿。过两年,就在清江浦的城里,替她做主许配了一户好人家,一来离小姐不远,二来小姐也有个知心的人儿说说体己的话儿。一眨眼,几年过去了,W奶奶相继生了几个孩子,可不知咋回事,都在几岁时候就夭折了,不是这病就是那病,可能跟当时的医学不发达有关吧。经过了几次丧子之痛,W奶奶身心饱受摧残,不再对有孩子抱什么奢望,可几年之后,却又有了身孕,两口子真是喜出望外,这简直就是上天送给他们的礼物,小心翼翼地,终于盼到足月即将分娩。在分娩前一天晚上,却在半夜时分做了一个蹊跷的梦:一个白胡子老人仙风道骨,连眉毛都白了,从遥远天际飘然而至,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枝鲜艳欲滴的粉红颜色桃花,还带着露珠的绿叶。说是上天派他来此,特借给她桃花一枝,但限她只能把玩三年整,到时会如约收回,说完即消失了。寥寥数语惊醒梦中人,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后半夜在无眠惊恐中度过,凌晨,分娩一女儿,如天使一般,粉面桃花,就起名为“桃花”吧!聪明伶俐的“桃花”,不到一岁就蹒跚学步了,走路、说话,都比同龄孩子早,街坊邻居,就没有人不喜欢的,父母也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小天使,将那梦魇始终沉沉地压在心底,没有对任何人透露一星半点。因为实在不愿相信那个白胡子老头说的是真的,宁可相信那就是一个梦,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噩梦。宁愿让它烂在自己的肚子里,所有的不幸都让自己一个人承受。幸福与希望,支撑着这位美丽的少妇。坚强的信念盼望着女儿长大成人,幸福的时光就是这样短暂,短的如流星一样稍纵即逝。可不幸的事情无情地摧毁了她的希望与憧憬,一场突如其来的白喉,侵袭了这个可爱的小天使,高烧几天不退,小脸被烧得通红,请了多少高明的医生,最终都无回天之力,少妇抱着已经没有了呼吸的孩子,哭得眼泪都干了。抬头问苍天,苍天无语;低头问大地,大地无声。上天为何如此残忍?偏要夺去她的心肝宝贝,这无疑对这个家庭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是在一个母亲的心上戳上一刀,难道天也杀人么!失去孩子的那天,这个叫“桃花”的孩子整三岁。上天将“桃花”只是寄放在w奶奶的世界里仅三年,她来去于遥远的天际,只属于蓝天和白云。天意、还是巧合?!还是天上无意散落在人间的一枝桃花?无人知晓,也无法考证。但W奶奶是坚定不移地相信,那个缠绕了她三年的噩梦应验了。事后与人说起,老年人告诉她,应该说出来,才可以找到破解的方法避免不幸。孩子在人间犹如昙花一现,虽然时间短暂,但也留给她很多欢乐,以至在多少年后提及这个孩子,仍有万般怜爱的情愫飘扬在眼角眉梢。一提起“桃花”奶奶就不由自主的仰望星空,说桃花变成了星星,就在天上看着她,瞧!那颗最亮的星星就是桃花。她没有走,一直在遥远的天际,过着神仙般的好日子。相隔几年后已到中年,才又得一子,那是她的第六个孩子,一直呵护有加,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含在嘴里、捧在手心长大的,好在儿子很乖,与他失去的哥哥姐姐一样地聪明伶俐,上学用功上进,长得也是仪表堂堂、气宇轩昂,后成大器当了一个不小的官。在那梧桐树下,W奶奶还告诉我:女人一辈子只能洗三次头,出生一次、婚嫁一次、最后一次是离开人世。人的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洗的,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她家的窗台上永远放着一个专用的杯子,里面有一把木制的梳子和篦子,还有一把刷子,每天先用刷子沾上水刷,用篦子篦,再用梳子梳理,每天把打理头发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每天光在头发上就要花费一小时左右,令人称奇得是,她的头发乌黑发亮,七旬老人却鹤发童颜。我想,可能是每天梳理时间长,起到舒筋活血、促进血液循环之功效吧。每年立秋时分,据院子里的老人说,用一根毛竹两头掏空,半截里、半截外的埋在梧桐树下,里面放上两根鸡毛,立秋一到,鸡毛会随着一股地气飞出毛竹筒外,说得我们眼睛睁得大大的,真是神奇极了,听归听,但谁也没有试验过,但我是确信肯定是真的。W奶奶虽已作古多年,但那耸立在里运河畔、那高高梧桐树下的故事,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只要听她讲故事,就有喜悦在梧桐的树叶里弥漫,也不时让我沉浸在有梧桐籽的季节里,春天里,梧桐树因为有了运河水的滋养,枝头的嫩叶萌发着勃勃的生机,以它热烈奔放的热情,无私地点缀着大杂院夏天里的清凉,梧桐树下就是我们的童年乐园。夏天的梧桐树,枝繁叶茂,犹如撑开着的几把大伞,让我们寻觅到一个听书的场所,梧桐树下,听知了唱歌、听老人讲古;秋天里,“一片梧桐一声秋”明亮的色彩、浪漫的情调,风飘飘树叶儿舞,好美的梧桐树,浑身上下充满了诗情画意;每一片叶子就是一个故事。小时侯,我们常会贴着梧桐树干,倾听梧桐树在呼吸、在窃窃私语,因为我相信梧桐树是绝对有灵性的树,它能听得懂我们说话;树荫下透出阳光的斑驳、秋天里,枯黄的落叶、光秃秃的枝丫,在我眼里都是美丽的化身,无不留给我一个纯真童年的快乐,和梦幻般迷离的色彩。冬天呢,伴着雪雨风霜,在风中安静无声地飘零着几片发黄枯萎的梧桐树叶,即使如此,梧桐树也不失它特有的魅力,在瑟瑟发抖的寒风中,养精蓄锐,孕育着来年春天的美丽,所以,梧桐树坚强的、又是柔媚青翠可爱的,春夏秋冬各不同。在有月亮的夜晚,常手捧一杯香茗,伫立在窗前,出神地看着楼下的文渠河旁那疏影横斜的法国梧桐树下,幻想着是否有寂寞嫦娥在舒展衣袖遥望苍穹?幻觉里的“青桐”也在法国梧桐树里回放成几十年前的那般模样。里运河畔的梧桐树下,W奶奶那充满传奇的故事,一直萦绕着我充梦幻的童年!当年的梧桐树也随着城市进程的发展,不知所踪,变成了如今的电子商城,每每走到 头的运河两岸,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在梦境中曾多次出现过的梧桐树。作者简介
陈亚林,江苏淮安人。市作协会员。爱好文学和写作,个人博客收录五十多万字。曾在淮海晚报开辟过个人专栏。在淮安日报、淮海晚报、清江浦报、劳动报、清河之窗、电视报《文史纵横》杂志等刊物,以及中国乡村网络杂志发表散文、诗歌、纪实文章和通讯报道数篇。多篇文章被文史网和三亲史料采用,淮水安澜网络平台多次获美文奖。相关往期荐读▼▼▼
两岸风景陈亚林那年除夕澳门街头邂逅美女
送煤人小万
运河人家
大家的运河,
小家的故事,
百姓的日常。
投稿邮箱:haqjp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