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产地 > 正文 > 正文

散文诗非处方用药之治愈篇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6 16:14:13

作者简介:爱斐儿,本名王慧琴。医生,诗人。年出版诗集《燃烧的冰》,出版散文诗集《非处方用药》《废墟上的抒情》《倒影》。曾获“第四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首届河南诗人年度奖”、散文诗集《非处方用药》获“中国首届屈原诗歌奖银奖”。

爱斐儿

多好,白菡萏与红菡萏,罗裙裹着深静的绿,美到此处,已不再需要耀眼。

这安详而苦涩的植物,手捧极易打破的宁静,外加十里荷香的从前。

赏荷的人常来摘好看诗句,晚凉时也摘星。

风雨来时,水面遗落下词语的涟漪,字字深情缓缓荡开。

雨过后,天青色青如汝磁。

四周沙鸥翔集,岸芷町蓝也在,芦蒿与蒹葭,互相探寻风雨的事,飘摇的事。

此时,鸥鹭捎来刘寄奴书信,言说摘星的人被暑湿困住,只有苦能降下,得热则血升

阳气。

这句话让你瞬间苍老,怀抱隐衷赶往尘世。

就像瓦罐抱紧煎熬,一颗温良而微苦的心在在都是一个念头:

“快些带你走出隐疾”。

凤仙花

今天不说凤来仪,不说羽化成仙。

人间事,脱不了平淡干系。

就说你点燃我双眼那件事,也只是五月多了一支花开,打开了一片小小的天地,指尖又笼起了红红的火苗,对着一片江山撒开了写意,却又隔着深深的庭院。

那时节,兰草,香蓼,美人蕉,众多的姐妹各有各的美,或像含羞草一样羞涩含情,或像石榴一样露出贝齿笑意灿然。

我还能近距离看见,时间在生长,黑暗在缩短。

那个仿佛被忽略的少女,站在夕光中,一边一朵一朵摘那凤仙花,一边摘去零零碎碎的小尖酸,小刻薄。再加入明矾,揉碎捣烂,让那蔻丹样的花泥向更深处更进一步。

火红,甚好。

美丽,甚好。

那时的岁月总像花儿一样,开在情怀之内,直把你染成一场不褪色的红颜。

/3/8

木香

一缕香挟侠士风。遍植药香,踏遍尘世。

轮廓温婉,淑静,琴胆剑心。

遇那气滞的人,轻挽剑花如墨迹,不动声色逼出他体内虚寒。

春城深了又深,花溪涉过百里草木。

遇砂仁,枳实,白术,党参,甘草,半夏六君子,结金兰义。

言谈不避疾苦,寒温;风雅事,不离君臣佐使。

关于理气止痛,辨证可不论虚实;

关于香燥,寒湿证较宜,有效即止,但要避开阴虚的人。

关于副作用,《本草纲目》说:无毒。

“木香是个寡言者。”口舌生莲的人如是说。

/3/3

梅花

她遗下黄昏,旧时月色,走在众花之后,只为躲开浮名,依约赴会,等那恁般多情一场大雪。

就选在一度相思的冬季,成为你光阴错生的冤家,温暖的理由俯拾皆是。

——纵然西风又冷,又无花天酒地,低吟浅唱时又无添香红袖。

世界偌大,远景空濛,但见旧友竹松,消瘦的冷月,面庞还算皎洁,英雄气质尚在。

三朵、两朵星星,次第闪烁。一首未完成的诗,不等琴弦弹拨,只等待宿命的纸笔。

白鸥又来相问:“是身留,是心留?”

当然,为了热爱,暗香只在情痴处浮动。

/3/6

驻景丸

雪花尚未落地,寒冷如临深渊,如眼常昏暗,目生障翳。

迎风看见大地铺开的苍茫宣纸,一层浮尘缓慢飘落。

沉默的字面深知,万物落下的悬念,每一粒都绝非偶然。

如那酒浸的菟丝子,熟地黄,车前子,被蜜炼为梧桐子大小,送入虚惫下元,是为补肝肾,增目力。

终归会消除,障眼的云翳,终归被看清,月色中静静的杀机。

而等闲之事,还在来的来,去的去。

你正试将外界之美景常驻于目。

/3/6

百合

花开无异色,刚刚沐浴过晨露。

此时春风化雨,小溪漫过百里浅草。路过唐诗宋词,在线装卷帙中与你春风一顾。

无人之境的许多幸福,与温暖的真实仅隔一步之遥。

只是前川挂满了前朝的瀑布,许多白雾升起,如飞雪传书,鸟迹在留白处钤印。

鸿雁抵达时恰是黄昏。

“见字如晤”。

获悉辗转夜色,不但窃走了你的草药与安宁,多梦时偏又复发顽固咳疾。

墨迹澎湃如月汐。如闻你低声唤我小字。

从此,治病以心疼为主,佐以暗香抚慰。

按下煎熬的事,只字不提。

/3/3

就去爱你。。等不来被爱我等在文字那端爱斐儿:名家评论

草药有味可入诗

-09-:50:00 来源:宁波日报(宁波) 

0

钱科峰

  眼前这本《非处方用药》乍一看很像是医家之说,但这只是一种误解,在作者爱斐儿的笔下,书与医学有关,但更与文学有关。确切地说,这是一本散文诗版本的“本草纲目”,细细品读,那些充满诗味的草药里依然飘散着治病救人的气息。

天麻、苦参、三七、丹皮、沉香、半夏、黄岑……这些在《本草纲目》里出现过的中草药,现在都化作诗意流淌在作者心间,苦味便也化作了诗味,只是良药的那种苦口滋味依然没有消散,融入到字里行间,让药的芬芳在心头暖暖扩散。“让我香香地闻一闻二月天高地厚的味道”,这是作者在《茵陈》里的絮语;“你离去的背影,有时像羽扇纶巾的书生。留下的空,叫书箧,装得下半部论语,一部春秋”,这是《定心散》的独白;“选派能言善辩之士佐使济世良方”,这是对《黄连》的写照;“忠义节烈才是内里乾坤”,诗人眼中的《姜》原来可以这般高贵。

药名入诗,古已有之,但对于每一味中草药,用这样独到的视角去审视与思考,却是少有的体验与剖析。在爱斐儿的笔下,草药不仅是有生命的,而且有着丰富的情感,这些普通的根茎枝叶,竟然蕴藏着人世间的千种哲思与万般意象。时而古风袭人,时而生死叩问,时而煮酒论史,时而情意缠绵,时而剑气箫心,时而慷慨人生。以药名入题,以药性思辨,以药效喻世,在那些寓意丰富的长短句中,在那种拈药行文的匠心里,有满腹的才情流泻,有理性的认知涌动。

这些妙喻人生的禅机文字,虽在处方之外,却在文思之中,与其说是非处方用药,不如说是非主流写诗,用散文诗的外壳包裹中草药的内核,用充满思辨的文字煎熬草药的甘苦,当我们咀嚼这些药味浓郁的文字之余,会有一种清神醒脑的爽朗涌上心头,有一种药到病除的快感油然而生。

草药终究是用来治病除疾的,入瓦罐烹微火,则入胃除疾;入诗文佐思想,则入心治顽。什么药治什么病,无论煎服还是读服,药理都没有变。作者善于将药性与病理紧密结合起来,把道理讲透了,药理也就浸透了,心境自然开朗了。譬如人参的归属最终“注定要以我的心养你的心,以我的气血灌注你枯竭的命脉。”又如灵芝的使命“只为有一天,你必经我的命运,接受我的献祭。”或如三七的荣耀只是“一块块发亮的旧伤疤,正集体练习忘记那个‘痛’字。”这些草药的独白,让我觉得药不但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治忧慰心,一种药的诉说原来也可以这么美。

非处方用药,药在处方之外,敷在心灵之上。如果你正需要良药抚心,不妨捧读一册散文诗版的“本草纲目”,颇能解开一段心结,明白一份世情。

(本文来源:宁波网-宁波日报)

王的花园

替草木言说

长按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cd/9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