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成熟果实风干后而成。具有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的功能。炒后有活血调经之效。
拼音:ChōnɡWèiZǐ
别名:益母草子、坤草子、小胡麻(湖北、山东、上海等地)。
来源:为益母草的干燥成熟果实。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在全株花谢、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叶片、杂质。
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cm。茎直立,四棱形,被微毛。叶对生;叶形多种;叶柄长0.5-8cm。一年生植物基生叶具长柄,叶片略呈圆形,直径4-8cm,5-9浅裂,裂片具2-3钝齿,基部心形;茎中部叶有短柄,3全裂,裂片近披针形,中央裂片常再3裂,两侧裂片再1-2裂,最终片宽度通常在3mm以上,先端渐尖,边缘疏生锯齿或近全缘;最上部叶不分裂,,线形,近无柄,上面绿色,被糙伏毛,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具花8-15朵;小苞片针刺状,无花梗;花萼钟形,外面贴生微柔毛,先端5齿裂,具刺尖,下方2齿比上方2齿长,宿存;花冠唇形,淡红色或紫红色,长9-12mm,外面被柔毛,上唇与下唇几等长,上唇长圆形,全缘,边缘具纤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较大,倒心形;雄蕊4,二强,着生在花冠内面近中部,花丝疏被鳞状毛,花药2室;雌蕊1,子房4裂,花柱丝状,略长于雄蕊,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三棱形,先端较宽而平截,基部楔形,长2-2.5mm,直径约1.5m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小坚果呈三棱形,一端稍宽,似平截状,他端尖窄而钝尖,长约2~3毫米,宽约1.5毫米。表面灰棕色,具深色斑点,无光泽。果皮薄,破开,内仁白色,显油性。气无,味苦。以颗粒饱满,洁净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三种生物硷,名茺蔚硷I、II、III,又含茺蔚子油(主成分为油酸)和维生素A类物质。
炮制:
茺蔚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炒茺蔚子:取净茺蔚子,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有爆声。
功效与作用:功用与益母草基本相同,但在破瘀之中兼有一定收敛作用。在行血的同时又兼有一定补益作用,适宜治月经过多或血崩不止,常与止血药如血余炭、当归炭同用。此外,又能除风热、去翳膜、明目(可能与所含维生素A类物质有关)。
毒性:服食大量的茺蔚子后可发生中毒。据25例报告,一般服食20~30克后即可于4~10小时发病;但亦有人在10天内连续服至克而始发病的。临床中毒症状为突然全身无力,下肢不能活动呈瘫痪状态,但神志、言语清楚,苔脉多正常。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均获恢复,无1例死亡。
性味:味甘;辛;性微寒;上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活血调经,疏风清热。
主治:治妇女月经不调,崩中带下,产后瘀血作痛;肝热头痛,目赤肿痛,或生翳膜。
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或捣绞取汁。
注意:肝血不足,瞳子散大及孕妇忌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处方举例:代表为茺蔚子丸《审视瑶函》:茺蔚子、泽泻各4.5g,川连、杞子、枳壳、青葙子、生地各30g,煅石决明、麦冬、细辛、车前子各60g,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食后米汤水送下,治患传染病后体虚眼花目暗和有翳膜。
复方:治子宫脱垂:茺蔚子五钱,枳壳四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服食大量的茺蔚子后可发生中毒。据25例报告,一般服食20-30g后即可于4-10小时发病;但亦有人在10天内连续服至g而始发病的。临床中毒症状为突然全身无力,下肢不能活动呈瘫痪状态,但神志、言语清楚,苔脉多正常。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均获恢复,无1例死亡。
注意:茺蔚子不宜多服,过量易中毒。有报道谓服茺蔚子粉70g左右,能引起中毒症状,全身无力,酸麻疼痛,甚或出汗虚脱,要服赤豆、绿豆、甘草汤解毒。
各家论述:
①朱震亨:"茺蔚子,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功,故名益母。凡胎前产后所恃者,血气也。胎前无滞,产后无虚,以其行中有补也。"
②《纲目》:"茺蔚子,白花者入气分,紫花者入血分。治妇女经脉不调,胎产一切血气诸病,妙品也。而医方鲜知用,时珍常以之同四物、香附诸药治人,获效甚多。盖包络生血,肝藏血,此物能活血补阴,故能明目、益精、调经,治女人诸病也。东垣李氏言瞳子散大者,禁用茺蔚子,为其辛温主散,能助火也。当归虽辛温,而兼苦甘,能和血,故不禁之。愚谓目得血而能视,茺蔚行血甚捷,瞳子散大,血不足也,故禁之,非助火也,血滞病目则宜之,故曰明目。"
③《本草经疏》:"茺蔚子,为妇人胎产调经之要药。此药补而能行,辛散而兼润者也。目者,肝之窍也,益肝行血,故明目益精。其气纯阳,辛走而不守,故除水气。肝脏有火则血逆,肝凉则降而顺矣。大热头痛心烦,皆血虚而热之侯也,清肝散热和血,则头痛心烦俱解。"
④《本草正义》:"茺蔚,古人止用其子。《本经》之明目益精,则温和养血,而又沉重,直达下焦,故为补益肾阴之用。除水气者,辛温下降,故能通络而逐水。其茎可浴疹痒,则活血疏风之功也。《别录》加以微寒,则亦温亦寒,大是不妥,盖当时以治热症,...疗血逆者,温和行血,又子能重坠下降,故能平逆。惟主大热头痛心烦,则与温养之性不符,存而不论可也。"
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二十四种杂粮功效大揭秘,受用一生!
这5种食物,越吃湿气越重!清明过后一定要少吃!
中药材:柴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