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岁的杨德厚老人(年生人)有“太极活化石”的美誉,至今仍每天在月坛公园教授陈氏太极拳
岁的老八路孙新民老人(年生人)屋子里堆满了手写的资料,是对战争年代血与火的记忆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林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来听见证了中国百年岁月的老人们讲述他们的故事
年重阳节前夕,在北京市百万庄一栋宿舍楼,记者见到了今年岁的老八路孙新民在老人的屋子里,堆满了手写的资料,那是老人对战争年代血与火的记忆孙新民老人是山东省肥城市人,年生,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8年,孙新民参战无数,血战陈新庄这一仗最为惨烈,成为老人一生心中的“痛”
孙新民说:“忽然防线里出现了多日本兵,带着大概是三辆坦克,15辆汽车,汽车上都拉了兵了,其他有三门大炮,带着机关枪,还带着毒气弹包围了一天,在陈新庄包围我们这些人,敌人就想完全消灭我们我们46人最后剩8人,我就是8个人当中的一个很残酷的腥风血雨的战斗!”
作为经历过战争时代的老人,孙新民看到如今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感慨万千,“老百姓的生活都很大的改善没像过去,也没穿的也吃不好,还有饿死的有些年轻人他都不理解不懂不知道这个困难,和现在日子不能比了现在吃的饱还经常吃得好,人民的健康医疗啊各方面的条件都不一样了国家也很重视,人们生活好了,咱们国家都有力量了现在有好多地方,过去很穷的村庄,说是青山绿水都变成金山银山了,人民发挥智慧,国家一天天好起来”
另一位见证了中国百年发展历程的杨德厚老人即将迎来自己的百岁生日生于年的杨德厚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机电专家在他看来,在近几十年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迈出了重大步伐,“当时我从北大电机系毕业以后,留校工作了一段时间,就觉得中国电机事业比较落后当时好多电机的产品,比如发电用的变电用的设备都是靠进口的后来中国呢就培养一些人办电机厂办变压器厂,做各种发电用电的设备,那么我就到电机厂那边工作后来就想法子我们自己研究自己造,在这个过程里头,自己的关于电气设备方面的知识就越来越巩固,越来越多了”
除了机电事业以外,杨德厚人生的另一个重要烙印是太极拳作为陈式太极拳传人,杨德厚至今保持着每日到月坛公园练舞教授太极拳的习惯杨德厚说:“我每天早晨起来,自己先活动一下,活动以后吃点东西,然后就到公园去教拳教什么?教陈氏太极在什么地方?在月坛公园,有个地方我在那天天教好多学生到时候就跑去跟我学所以我现在天天打打拳,对我这个健康长寿也是有一定好处”
延年益寿是每个老年人及其子女等亲人最大的心愿这些百岁老人见证着这个国度的巨大变迁经历着人生的高低起伏,他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也曾为社会进步贡献了极大力量他们或许已经老去,但他们的精神和他们的故事将继续鼓舞着后人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