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足迹
从建设路口至府青路间的沙河河边有一条小街叫秀苑路,河边栽植着成排的法国梧桐,这些法国梧桐在这座城市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历史,枝枝粗大,树干斑斓。十一月的深秋,法国梧桐的树叶开始变黄,这些高大的树木已在成都栽种多年,寒露过后,一排排法国梧桐在秋风中摇曳,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随着气温一天天降低,叶面开始变得金黄。
秀苑路,沙河边栽植着成排的法国梧桐,这些法国梧桐在这座城市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历史,枝枝粗大,树干斑斓。
法国梧桐是悬铃木科悬铃木属的落叶乔木,悬铃木科仅有悬铃木属一个属,过去也作法国梧桐属。这类落叶乔木一直可以长到40米高,虽被国人误作梧桐久矣,但悬铃木和梧桐之间并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甚至在分类系统上也分属两个目,彼此离得很遥远。
最早开始在中国规模种植法国梧桐的是法国人,19世纪法国人始在上海的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带开始种植二球悬铃木,因为中国人没有见过这种外来的树木,又是由法国人引种到上海法租界,因为其有着长叶柄的大型掌状单叶和深秋落叶的特征被许多中国人称为“法国梧桐”。
法国梧桐也叫二球悬铃木,其实是一种杂交的物种,这种树的亲本是来自西亚、印度和东南欧的三球悬铃木和来自北美的一球悬铃木。最早出现的二球悬铃木可能并非来自园艺人工杂交而是自然杂交的结果。不管怎么样,来自东方的三球悬铃木和来自西方的一球悬铃木的完美结合,产生出了一个全新的杂交物种---二球悬铃木,也就是今天我们中国人所称呼的法国梧桐。
其实,这种我们极为熟悉的“法国梧桐”,它即不来自法国也不是梧桐,在《中国植物志》中,它有另一个一点也不法国的名字---“英国梧桐”。当然,这种树木也并非来自英国,而是最早由西班牙人杂交成功。据说当时西班牙殖民者的园林里种植了从西方北美引种的一球悬铃木和来自东方西亚或东南欧的三球悬铃木。
法国梧桐也叫二球悬铃木,是一种落叶乔木,一直可以长到40米高,它其实是三球悬铃木和一球悬铃木杂交的物种。
不过,悬铃木在中国最早的栽种却并非在近代。早在魏晋时期,心怀天下的后秦天王符坚在淝水之战前派大将吕光西征,降服三十多国,但在符坚心中,最大的战利品不是扩大了帝国的土地,而是得到了西域龟兹国高僧鸠摩罗什。吕光将鸠摩罗什囚于西凉,淝水之战后强大的后秦灰飞烟灭,符坚身死,吕光自立。再后来,后秦姚兴迎请鸠摩罗什自凉州到长安,尊奉为国师。
长安西南,户县草堂寺是鸠摩罗什译经时的住所,最后大师亦圆寂于此。据记载,草堂寺有六棵相传是鸠摩罗什自西域携来并亲手栽植的“净土树”,此树被后人称为祛汗树或鸠摩罗什树,树龄高达上千年。户县草堂寺的鸠摩罗什树就是三球悬铃木。不知是何原因,被称为鸠摩罗什树的三球悬铃木虽然很早就在中国栽植,却没有得到广泛地开发和传播,终于在历史长河中归于寂寞。
法国梧桐是由法国人引种到上海法租界栽植,因为其有着长叶柄的大型掌状单叶和深秋落叶的特征,于是被中国人用传统的中国植物梧桐树命名为法国梧桐。
上世纪20年代末,法国梧桐开始在南京城中大规模栽种,经过几十年的成长,至解放前全城法国梧桐已有20万多棵,成千上万株法国梧桐在紫金山的秋色霜天之中相伴着中山陵,相伴着六朝古都南京城。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树在南京一度绵延长达10多公里,形成了极为壮观的林荫大道。这种外来的树种,因为生长迅速、繁殖容易、叶大荫浓、树姿优美等等优点,开始在中国各大城市大行其道,大有成为“行道树之王”的趋势,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成都的街道也开始大量的栽种法国梧桐。
▲法国梧桐悬挂在枝头上的果球,是由许许多多狭长倒锥形的小坚果组成
法国梧桐悬挂在枝头上的果球,是由许许多多狭长倒锥形的小坚果组成,小坚果长着长长的毛,每个坚果中有种子一个线形种子。所以,悬铃木的每一个果球都是到个小坚果共同组成的,每个小坚果上都有数千根果毛,所以每个球果就有差不多数百万根果毛。
悬铃木果球含有大量果毛的这个特点,让许多人对它既爱又恨。每年的四五月,悬铃木进入到了繁殖季节,悬铃木果球开裂,大量带着果毛的种子随风散落,飘散的果毛极易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如今,法国梧桐正逐渐退出了城市主力行道树的行列。
▲法国梧桐曾经是成都最重要的行道树木,已是这座城市不可磨灭的风景记忆。
法国梧桐曾经是成都最重要的行道树木,以至于成都人一提起梧桐,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中国的本土植物梧桐树,而是法国梧桐。城东沙河这一排排高大的法国梧桐,已有数十年的树龄,已是这座城市不可磨灭的风景记忆。这些法国梧桐于我们如此熟悉,甚至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
十一月的成都金秋,透过沙河河边这些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在阳光下斑点迷离的光影,注视着它们沧桑斑驳层层剥落的树皮,我们似乎更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古老厚重的呼吸声,它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大自然的四季本就是循环往复的。
成都物候记·往期回顾
风前欲劝春光住
哪里的春天最美
布谷声中夏令新
锦水饶花艳
锦江近西烟水绿江上晴云杂雨云画栏桂树悬秋香数树深红出浅黄回看粉黛皆尘俗不是花中偏爱菊城上芙蓉锦绣舒满地翻黄银杏叶谢谢“自然大讲堂”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jj/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