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禁忌 > 正文 > 正文

曹雪芹笔下的中医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1 8:43:15

清代文学泰斗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是十八世纪我国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一部大百科全书。曹雪芹以其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用他一支生花妙笔,熔天文地理、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医卜星算、风土人情等诸方面的知识于一炉.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其中以医药为例,全书一百二十回,就有二十多回在中医药方面作了详尽而又独到的描写。如第十回.就以一半以上的篇幅,写了“强太医论病穷细源“。贾蓉之妻秦可卿病了,请了个才学极高的人。脉毕贾蓉问道:“先生看这脉息还治得冶不得?”先生道:“看得尊夫人脉皂: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其左寸沉者,乃肝家气滞血亏。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太虚;右关无神者,乃脾土被肝脉所克制。心气虚而生火.应现今月经不调.夜间不寐;肝家气滞者,应胁下胀痛.月经过期,心中发热。肺气太虚,头目不是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脾土被肝木所克制者,必定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据我看这脉,当有些证候才对,或以这个为喜脉,则小弟不敢闻命矣。”妙哉.好一个脉法精熟的高明先生,分析得合情合理,难怪贴身婆子道:“先生说得如神,倒不用我们说了。”作者在这里借张太医之口,将奉可卿的脉息、证候、病原说得头头是道。特别是他递给贾蓉的那张“益气养荣补脾活肝汤”药方,方中用了十七味中药.每一味药均用得恰到好处,无懈可击。难怪贾蓉将这张方子和证情讲给他父亲贾珍听后,贾珍笑道:“他原不是那种混饭吃,久惯行医的人。”

再如第二十八回。黛玉说大夫叫自己吃“天王补心丹”。“天王补心丹”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由熟地、白茯苓、人参、远志、当归、杜仲等十八昧中药制成。功能为补心、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血不足、神志不宁、心悸、盗汗、心烦、失眠等症。而林黛玉幼时即“怯弱不胜”、“有不足之症”,医生诊断为“气弱血亏”。气弱则抵抗外邪的能力差,所以她既“蔡不住一点风寒”,电“抵御不了暑热”,又园阴血不足,易生虚火,常常“面上作烧”“腮上通红”。且夜间盗汗、咳嗽咯血。按今天的诊断标准.黛玉当是肺结核无疑了。但在当时没自特效药的情况下,曹雪芹让其服用“天王补心丹”当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清代著名医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王景略曾为织造寅公制藏香,其方云得自拉藏,予求其法,附载于此”。赵学敏是清代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与曹雪芹是同时代的人。他早年业儒,博览群书。对医着本草均有研究。有所得则抄撮成帙达数千卷。乾隆三十五年(年)选取所编的医书十二种,取其家“利济堂”之名,题作《利济十二种》付梓刊行于世。《本草纲目拾遗》十卷成书于年,书中所收集的药物遍及海内外,补正明代医家李时珍之误,录其未收载的药品种,多为民间草药,亦记载了如金鸡纳等少许西药。书中所说的王景略,似乎难以考证是谁,推断他大概是一位制香的专家。而织造寅公,指的则是曹雪芹的爷爷———康熙的宠臣,官至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的曹寅。曹寅不仅是康熙朝的名士,而且还是一位儒雅的学者。他收集图书文物,在扬州天宁寺设立书局,校刊刻印了《楝亭十二种》等古籍,主持编辑出版了《全唐诗》、《佩文韵府》等著作,为保存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中收载的藏香出自西藏,有红藏、黄藏、紫藏之分。作团成饼者良,如香炷者次之。赵氏说它“气味猛烈,焚之香闻百步外者佳。伪者名京香,不入药用”。《本草纲目拾遗》中所附载的曹府特制的“藏香方”由沉香、檀香、木香、母丁香、细辛、大黄、乳香、伽南香、水安息、玫瑰瓣、冰片等20余气味芬香的中药研成细末后,用榆面、火硝、老醇酒调和制成香饼。赵氏称藏香有开关窍、透痘疹、愈疟疾、催生产、治气秘等医疗保健的作用,其言不虚。因为制作藏香所用的原料本身就是一些芳香类的植物中药,用其燃烧后产生的气味,来除秽杀菌、祛病养生。从曹府家制的名贵藏香方,联想起《红楼梦》中贾府焚香的卫生保健习俗的描写,就不难体会到曹雪芹笔下细腻的中国传统香文化的氛围。

《红楼梦》中记载了20多种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欣然入梦,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宝钗的袖中散发出的是一丝“冷香”,闻者莫不称奇,而倒霉的妙玉则被一阵“闷香”所熏而昏厥,被歹徒劫持。具体地说来,书中写了藏香、麝香、梅花香、安魂香、百合香、迷香、檀香、沉香、木香、冰片、薄荷、白芷等不同品类的香料。香的形状有香饼、盘香、瓣香、线香、末香等。宁荣府祭祖宗祀神仙开宴会,大观园抚琴弦坐静禅过佳节,焚香都是必不少的仪式。在那首著名的《中秋夜大观园即景》的联句中,黛玉和湘云便有“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的对句。这描述的就是香的另一个品种———篆香。据宋代洪刍的《香谱》载:“香篆,镂木以为之,以范香尘。为篆文,燃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篆香又称百刻香。它将一昼夜划分为一百个刻度,寺院常用其作为计时器来使用。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就曾制出过精巧的“屏风香漏”,通过燃烧时间的长短来对应相应的刻度以计时。这种篆香,不仅是计时器,还是空气清新剂和夏秋季的驱蚊剂,在民间流传很广。在《红楼梦》中我们读到诸多的焚香场景:祭祖拜神,宴客会友,抚琴坐禅,熏炉祛病,袅袅香烟,卷舒聚散,使人感受到肃穆、亲切、高雅、温馨、恬淡、宁谧的情调。

焚香是古代人们抑制霉菌、驱除秽气的一种卫生保健习俗。其与道教、佛教结缘,香花供养,盛行不衰。“能使南人敬,修持香火缘”,世人常用“香火因缘”来说明彼此投机的宿世缘分。从中医药学的角度来说,焚香当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这是因为制香所使用的原料,绝大部分是木本或草本类的芳香药物。通过燃烧所产生的气味,可起到免疫避邪、杀菌消毒、醒神益智、润肺宁心、养生保健的作用。由于所含药物的气味不同,制出来的香便有品性各异的功能,如解毒杀虫,或润肺止咳,或防腐除霉、镇痛健脾的功用。特别是被称为“国老”的中药甘草的掺入,则使制出的香气味不烈不燥,变得香甜柔润更加宜人。《红楼梦》中亦有用香治病的细节描写。第97回写道:宝玉在婚礼上揭了新娘的盖头,发现竟不是朝思暮想的林妹妹后,旧病复发昏愦起来。家人连忙,“满屋里点起安息香来,定住他的神魂”。安息香,载于唐代的《新修本草》,是安息香科植物青山安息香或白叶安息香的树干受伤后分泌的树脂,有开窍辟秽、行气活血的功用,临床多用于卒然昏迷、心腹疼痛、产后血晕等症。第7回,宝钗在叙述“冷香丸”的配伍时,除了四时之花和水外,也曾说和尚给了一包“异香异气”的末药作引子,指的就是某种有止咳化痰平喘的芳香药。至于《红楼梦》中所描写的玫瑰露、梅花点舌丹、十香返魂丹等中成药,都与中医的芳香类药有着不解之缘。

中医的芳香疗法可分为嗅香法、佩香法、燃香法、浴香法、熏香法等。早在汉代,名医华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传尸疰病”,即肺结核病。至于今日风行的药枕、元气袋、减肥巾之类的保健品,都是这种传统香味疗法的现代版。香不仅仅外用,而且还可以内服。明代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用“线香”入药。书中说:“今人合香之法甚多,惟线香可入疮科用。其料加减不等,大抵多用白芷、独活、甘松、三柰、丁香、藿香、藁本、高良姜、茴香、连翘、大黄、黄芩、黄柏之类,为末,以榆皮面作糊和剂。”李时珍用线香“熏诸疮癣”,方法是点灯置桶中,燃香以鼻吸烟咽下。除此之外,还可“内服解药毒,疮即干”。

我们如果稍为留心一点便会发现,在中国古代的节日民俗中,各种香料(芳香类中药)都扮演了重头的角色。春节的祭天祀祖就不必说了,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哪一个不呈现流香溢芳的香文化的韵味呢?《红楼梦》第24回,写贾芸为了谋上大观园里种植花木的差事,想在舅舅卜世仁开的香料铺中赊四两冰片、四两麝香给凤姐送礼。被舅舅卜世仁拒绝后,从醉金刚倪二那借了15两3钱银子,买了香料后,一大早便送到荣府。凤姐正在办置端午节用的香料,便接了锦匣,分派了贾芸做了花儿匠的监工。由此可知,每到节日,香料铺的生意多么兴隆。除了焚香外,古人还常用香饼熏衣增香防霉,用香末置于书橱画甑中驱虫防蛀。据蔡质的《汉宫典职仪式选用载:“尚书郎、女侍史二人洁衣服,执香炉烧熏。”在汉代的宫中,香炉不仅仅是燃香的所用的器具、祭祀用的陈设,而且被当做“熨斗”来使用。香饼燃烧后,既提供了热源,又洒播了香气。联想起书中从宝钗的衣袖中飘散的缕缕“冷香”来,便可知晓大观园中粉黛裙钗们的衣饰为何香气袭人了。

唐代诗圣杜甫在《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中有诗句云:“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朝见皇帝归来,群臣的袍袖中携满缕缕香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皇宫中庄严肃穆的场景。山水诗人王维的那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说的就是唐人过重阳节的保健习俗之一:用气味辛辣芬芳的吴茱萸制成香囊,当作发簪插在头发里,来防疫病的侵袭。纵览中国古代的香文化,皇宫贵族是香料及制品的最主要的消费者,这从历代所著的香谱中就可见一斑。汉代有郑玄辑著的《汉宫香方注》,隋朝有杨广编写的《隋炀帝后宫香药方》,五代时留下孟昶的《后主香药方》,明代有高濂的《遵生八笺˙论香》。在科学文化昌达的唐代,自贞观年间始,几位皇帝喜欢使用化妆品,并将口脂、面膏等芬芳的美容药物赏赐给文武大臣。据史料载,当时每年皇宫中需要进贡十万多盒的兰膏、绛血、红雪、腊脂、五药膏脂、面脂、面药等十几种香药,供君臣嫔妃们使用。《全唐文》中,载有张九龄、胞皇帝赐给他们美容香药后写的。这足以说明盛唐时,士大夫阶层的男士们使用芳香类的化妆美容品,是十分流行的。《红楼梦》中淑女丫环们使用香皂、蔷薇硝、茉莉粉等,也是清代芳香类美容化妆品的缩影。宋代庞元英的《文昌杂录》载:宋真宗时,宫内有28个香药库,用来贮藏各地进贡的名贵香料。明代余继登的《典故经闻》中说,明宣医院的奏折,见有尚衣监需辟虫香两万斤,奏请皇帝诏令派人去福建等地收购时,朱批阅云;“此非急务,不必遣人,且香药安用许多?可减其十之七”。尚衣监是专门管理皇帝后妃服饰的官职,辟虫香则是一种专门用来熏染衣物,防备虫蛀的香料。与辟虫香相似,古代的香方中亦有辟寒香、辟邪香等异香名的记载。从这则史料中可以想见,一个小小的尚衣监,便需要两万斤的香料以备日常之需。而明宣宗也称得上是一位节俭恤民的君王了。明代学者高濂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记载了78种古香方名,并将香分类为清心悦神的幽闲者、畅怀舒啸的恬雅者、远辟睡魔的温润者、薰心热意的佳丽者、醉宴醒客的蕴藉者、祛邪避秽的高尚者的不同品位。不论是燃之佛炉,焚于卧榻,置于书房,香馥而味有余韵的香,带给我们的是心身的愉悦和情志的健康。

作为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红楼梦》对清代医药养生文化的描写是多侧面的。从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所收载的曹府的“藏香方”,说到曹雪芹笔下的贾府香谱的记载,正可洞观中国古代香文化的源远流长。

桂圆是《红楼梦》一书中贾府用于养心安神的常备食品,书中两次描写了宝玉喝桂圆汤。

桂圆,又名龙眼。其性平,味甘,无毒,入脾、心二经。能补血安神、益脑力,是滋补良药。《名医别录》说,久服桂圆“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李时珍说桂圆有“开胃益脾,补虚长智”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桂圆内含葡萄糖、蔗糖、酒石酸、蛋白质、脂肪、鞣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B,这些物质能营养神经和脑组织,从而调整大脑皮层功能,改善甚至消除失眠与健忘,增强记忆力。所以曹雪芹笔下描述神魂不定、体弱虚损的贾宝玉服桂圆汤是有医学道理的。桂圆的常见便方有:

神经衰弱 桂圆肉15克,酸枣仁6克,泡开水一杯,于睡前当茶饮用,常服能使神经衰弱者改善睡眠,增强记忆力。

年老体虚 凡年老气血虚弱者,产后体虚乏力、久不复原者或营养不足引起的贫血,可用桂圆肉、当归、杞子各15克,鸡肉克共炖,吃肉饮汤。或用桂圆肉15克,煮荷包蛋2个,加适量白糖,空腹吃,有补脾、养心、安神的作用。

大病初愈 凡病后体虚、食欲不振、贫血、心悸,以及肺结核低热、痰中带血、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等疾患,可用怀山药、桂圆肉炖甲鱼食用,有一定疗效。

大便溏泄 脾虚所致的大便溏泄、面色萎黄、神疲倦怠、不思饮食,可用桂圆肉14粒,生姜3片,煎汤饮。

产后浮肿 取桂圆干14粒,大枣3枚,生姜3片,煎汤饮。

气虚血虚 桂圆肉30克,西洋参6克,冰糖适量,同盛瓷碗内蒸,空腹食用。

呃逆反胃 桂圆干7个,放火中煅炭存性,研为细末,分4次服。1日2次,用煅赭石15克煎汤送服。

桂圆性温大热,阴虚内热体质者、热性病患者以及孕妇均不宜食用。

款冬花丸《外台》卷十引《删繁方》: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7分,桂心6分,五味子6分,干姜5分,芎?5分,甘草(炙)5分,附子4分(炮),桔梗4分,苏子5合(熬),蜀椒1升,百部汁7合,白蜜1升,干枣50枚(去皮),姜汁1升。

制法上为细末,以姜、蜜汁和,微火上煎,取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肠虚寒,欠呿咳,气短,少腹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40丸,温酒送下,每日2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引《删繁方》

《圣惠》卷八十三: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紫菀(洗,去苗土)1分,麻黄(去根节)半两,贝母(煨微黄)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赤茯苓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杏仁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不愈,喉鸣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清粥饮研化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普济方》卷二三一:款冬花丸

处方葶苈、马兜铃、南星、半夏、枯矾、款冬花、佛耳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喘嗽,面目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胡桃汤送下,日进2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一

《圣惠》卷八十三: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1分,紫菀1分(洗,去苗土),伏龙肝1分,桂心半两,麻黄半两(去根节),紫苏子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咳逆上气,昼夜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温水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半两(焙),马兜铃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分,苦葶苈(隔纸微炒)半两,桂(去粗皮)1钱。

制法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气不调,上膈痰滞,喘满气促,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临卧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外台》卷九引《深师方》: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6分,桂心4分,紫菀6分,杏仁4分(去皮尖双仁,熬),附子2两(炮),黎芦4分,干姜6分,甘草7分(炙),细辛6分,防风8分,芫花6分(熬),蜀椒8分(汗),野葛4分(去心)。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十年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丸,稍加,每日3次。

注意忌食生葱、辛、咸、醋、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菜、狸肉等。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圣惠》卷四十六: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紫菀1两半(去苗土),蛤蚧1对(头尾全者,涂酥,慢火炙令黄),柏叶3分,白石英1两半(细研,水飞过),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3两(炙微赤,锉),五味子3分,白茯苓1两,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鹿角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3分,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咳嗽,气逆,眠睡不安,唾脓血,喘急,连年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医心方》卷九引《效验方》:款冬花丸

处方杏仁3分(熬),干姜3两,甘皮1两,麻黄3两,甘草2两,款冬花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十年咳逆上气,面肿。

用法用量食前每服3丸,每日3次。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效验方》

《外台》卷九引《深师方》: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18分,紫菀12分,杏仁8分(去皮尖双仁,熬),香豉10分(熬),人参2分,甘草3分(炙),蜀椒3分(汗),天门冬6分(去心),干姜3分,桂心3分,干地黄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丸大。

功能主治咳逆气喘不息,不得眠,唾血呕血,短气连年。

用法用量含化,稍稍咽汁,日4次夜1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芜荑、鲤鱼。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2两,槟榔(锉)2两,百合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桔梗(炒)2两,天门冬(去心,焙)2两,地骨皮2两,羚羊角(镑)2两,贝母(去心)2两,山栀子仁2两,大黄(锉,炒)2两,黄芩(去黑心)2两,防风(去叉)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2两,郁李仁(去皮,炒)2两,人参1两半,山芋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百部1两,甘草(炙)1两,苦参1两,桑根白皮(锉)4两,旋覆花4两,牛黄(研)半两,木香半两,蛤蚧1对(全者,酥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鼻塞不闻香臭。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温浆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幼科金针》卷上: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茯苓、杏仁、贝母、五味、桑白皮、乌梅肉、紫菀、百合、百部、阿胶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小儿天哮。因时行传染,嗽起连连不已,呕吐涎沫,涕泪交流,眼胞浮肿,吐乳鼻衄,呕血睛红。

用法用量竹沥磨化服。

摘录《幼科金针》卷上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2两,石斛(去根)2两,紫菀(去苗土)2两,细辛(去苗叶)2两,防风(去叉)2两,芎?2两,人参2两,当归(切,焙)2两,藁本(去苗土)2两,甘草(炙,锉)2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2两,白术(锉)2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菖蒲(切)2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出沫)2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生姜汁制)2两,桂(去粗皮)半两,独活(去芦头,锉)半两,芫花(醋浸,炒干)2两,钟乳粉(研)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2两。

制法上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积年咳嗽,唾脓血,喘急不得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桑根白皮汤送下,日3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圣济总录》卷六十九: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3两,紫菀(去苗土)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半,豉(炒)2两半,人参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天门冬(去心,焙)3分,甘草(炙,锉)3分,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汗)3分,柏叶(去梗,焙)3分,生干地黄(焙)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呕血唾血,咳逆气喘短气。

用法用量每服1丸,冷熟水嚼下,日3夜2。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扶寿精方》: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去梗)2两,桑白皮1两半,人参1两,京紫菀1两,杏仁(去皮尖)1两,知母(去毛)1两,贝母1两,五味子5钱,桔梗5钱,苏叶3钱,槟榔1钱半,广木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年老气虚,痰盛涎涌,喘嗽不已,遇寒尤甚,并劳瘵久嗽,痰气。

用法用量每临睡时嚼1丸,滚水送下。

摘录《扶寿精方》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注:本平台所有内容仅为中医公益性分享,内容仅供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jj/5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