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禁忌 > 正文 > 正文

每天学习一种中草药补骨脂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7 20:08:44

补骨脂别名:

破故纸

婆固脂

胡韭子等

植物识别

一年生草本,全体被黄白色毛及黑褐色腺点。茎直立,枝坚硬,具纵棱。叶互生,枝端常侧生小叶1片;叶阔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圆形或钝,基部心形、斜心形或圆形,边缘有粗阔齿,叶两面均有显著的黑色腺点;叶柄被白色茸毛;托叶成对,三角状披针形,膜质。

花多数,密集成穗状的总状花序;花轴腋生;萼钟状,基部联合呈管状,先端5齿,被黑色腺点;花冠蝶形,淡紫色或黄色;雄蕊10,1束,花药小;雌蕊1,子房上位,倒卵形或线形,花柱丝状。

荚果椭圆形,有宿存花萼,果皮黑色,种子1,气香而腥。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中药识别

扁圆状肾形,一端略尖,少数有宿萼。长4~5.5毫米,宽2~4毫米,厚约1毫米。表面黑棕色或棕褐色,具微细网纹,在放大镜下可见众多点状凹凸纹理。质较硬脆,剖开后可见果皮与外种皮紧密贴生,厚不及0.5毫米,除去果皮后,可见种脐小点状,位于种子凹侧的上端略下处,合点位于另一端,种脊不明显。外种皮质较硬,灰白色,无胚乳,子叶两枚,肥厚,淡黄色至淡黄棕色,其内外表面常可见白色物质;胚很小,可见。宿萼基部联合,上端5裂,灰黄色,具茸毛,并密布褐色腺点。气芳香特异,味苦微辛。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成熟果实。

采集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选购贮藏: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置干燥处。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肾经、脾经。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外用治白癜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擦或酒浸搽。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忌服。

饮食禁忌:忌同时食用油菜、猪血。

常用附方

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破故纸四两(炒香),肉豆蔻二两(生)。上为细末,用大肥枣四十九个,生姜四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入药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本事方》二神丸)②治赤白痢及水泻:破故纸一两(炒香熟),罂粟壳四两(去穰、顶蒂,新瓦上煿燥)。上二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化开,姜二片,枣一个,煎取七分,如小儿分作四服。(《百一选方》)③治小儿遗尿:破故纸一两(炒)。为末,每服一钱,热汤调下。(《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破故纸散)

④治男子女人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乌髭鬓,一切风病,四肢疼痛,驻颜壮气:补骨脂一斤,酒浸一宿,放干,却用乌油麻一升和炒,令麻子声绝即簸去,只取补骨脂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早晨温酒、盐汤下二十丸。(《经验后方》)⑤治下元虚败,脚手沉重,夜多盗汗。此药壮筋骨,益元气:补骨脂四两(炒香),菟丝子四两(酒蒸),胡桃肉一两(去皮),乳香、没药、沉香(各研)三钱半。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盐汤温酒任下,自夏至起,冬至止,日一服。(《局方》补骨脂丸)⑥定心,补肾:破故纸二两(隔纸炒令香熟),白茯苓一两(去皮)。上二味为细末,用没药半两,捶破,以无灰酒浸,高没药一指许,候如稠饧状,搜前二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随食汤下;如没药性燥难丸,再以少酒糊同搜丸,食前服。(《魏氏家藏方》返精丸)

(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jj/6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