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阳节 > 重阳节文学创作 > 正文 > 正文

起源今日清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15 13:39:50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

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春季的第五个节气

年4月5日,农历戊戌狗年二月二十

4时13分

清明

清明时节,桃花初绽,杨柳泛青,莺飞草长,清新明朗。人们会趁着大好春光,踏青出游。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这一天是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日子。因此,清明既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又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后来,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宋元时期,清明逐步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今天,清明除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国家的法定假日。这一天,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因此,清明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也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

“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桐始华:此时桐树开始开花。

田鼠化为鴽: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田鼠为至阴之物,鴽鸟为至阳之物。田鼠化为鴽,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

虹始见:虹为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祭扫

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代的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过去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汉代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唐代荡秋千十分流行,并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缅怀先烈,吾辈自强

今日清明,“多少男儿浴血中,卫我中华一脉同”。他们,以血肉之躯为祖国做出了不朽贡献;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今天,不管你身在何处,请向多年来,所有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英勇捐躯的先烈致敬!缅怀先烈,吾辈自强!

编辑

唐磊

综合整理自中国起源地、人民日报、故宫博物院、谁最中国、物道、视觉中国等

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探源之旅”

春分

二月二龙抬头

惊蛰

元宵节

春节

除夕

雨水

宋徽宗

小年

立春

甲骨文

腊八

“县令”与知县

小寒

冬至

下元节

小雪

立冬

藻井

唐卡

京剧脸谱

豆腐

十九大报告

重阳节

霜降

寒露

白露

中元节

“中华民族”名称

七夕节

旗袍

处暑

立秋

万里长城十三关

火炕

大暑

22个神秘古国

冰激凌和冰淇淋

筷子

小暑

夏至

芒种

端午节

小满

儒家文化

千年古药铺文化

《百家姓》

壮族“三月三”

飞花令

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政主管机构批准成立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由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管,接受中国文联、中宣部、文化部的业务指导。主要职责是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脉络、认定并记录各物质、非物质文化的起源,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战略策略的智库之一。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pz/12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重阳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