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阳节 > 重阳节历史渊源 > 正文 > 正文

西秀区杨武乡建好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文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5/18 12:03:19

随着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的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主体,杨武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以人为中心,健全文化服务设施。为满足杨武乡12个村(居)2万左右常住人口的文化服务需求,杨武乡不断健全文化服务设施,进一步给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截止目前,杨武乡建设乡级文化站1个,占地面积平方米,内设有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书画展览室等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建设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12个,包括公共服务综合楼、球场、舞台、广播、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设施覆盖全乡12个村(居)40余个自然组。每个文化服务中心有专人负责,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掌握群众需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更新服务功能及设施;建设农家书屋13家,近年来,按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更新农业类、蔬菜类等10种不同类别的图书2万余册,也是明确专人负责农家书屋开放,管理图书室的同时,登记图书借阅情况,便于了解群众的需求动向,将各村(居)农家书屋建设成为人为中心的书屋。

以资源为支撑,搭建特色文化服务平台。为把杨武乡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悠久的普里文化、激扬的红色文化、美丽的山水文化进行整合。以普里文化为核心,成立了普里文学社,建有普里文化馆1个,邀请省、市、区相关专家作为常驻嘉宾加入到文学社,为文学社的后期发展注入了源泉;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建设红色文化馆3个,展馆长期免费开放,配有省级二星级导游1个,讲解员4个;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建有乡愁馆1个,为辖区中小学生了解家乡文化提供了平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建立书法协会1个,书法协会现有会员20余人,不定期开展了书法培训班、送春联等活动20余次;以群众爱好为核心,建立文艺队伍12支,并积极组织文艺队参加各类文艺活动。除此之外,杨武乡还开展了捐资助学、文化普查等服务活动。

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文化服务形式。近年来,杨武乡精准对接人民群众需求,积极开展文化服务活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探索中提升了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供给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了端午节包粽子、“喜迎新时代、欢度重阳节”、“追寻红色记忆·赓续长征精神”等不同系列的文艺活动20余场次。以“点单服务”为抓手,创新服务方式。通过群众点单,专家服务的方式,邀请国家、省、市专家对单开课,年开展了“黔中艺术研学与寻城联盟--杨武安榨古城”研学基地阅读分享活动、诗词楹联、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乡间绘画艺术、乡间文学艺术等活动及讲座10余场。以文化服务“网络化”为抓手,利用媒体资源,宣传传承好文化。通过人民网、贵州日报等媒体以文章及视频的方式宣传了杨武乡乡土文化、饮食文化。

通讯员肖甜甜

一审向淳胡玉山二审 袁国彬 杨小友

三审胡丽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tx/12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重阳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