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姑苏区十年砥砺构筑“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
“苏式养老”这样出圈
□陈雨薇陆雨桐何其玮
15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66家正在运营的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助餐、助医、助浴等家门口一站式养老服务,让幸福成为“一碗汤”的距离;19家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提供“菜单式”上门服务,让阿公阿婆“宅”出幸福感;29家养老机构,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量身定制的诊疗方案……
9月29日,在苏州市九九重阳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发布《幸福养老在姑苏》口袋书、“15分钟养老服务圈”热力图,全面梳理汇总姑苏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等资源,成为古城“老”朋友的“养老地图”“幸福指南”,也成为保护区、姑苏区十年砥砺构筑“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成果展示。
“加快养老载体建设和服务扩面,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让苏式养老成为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和精神家园。”苏州市委常委,保护区党工委、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表示,古城不仅承载着苏州历史文化的脉络根基,更是万千老年居民向往的颐养乐土,要聚力推动养老服务更高质量发展,让古城养老成为“苏式生活典范”的幸福注解。
建强载体,织密“15分钟服务圈”
“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建设之路,也是姑苏区养老服务的跃升之路。十年间,从助餐点、日间照料中心,到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姑苏区立足载体平台建设,在老百姓家门口织密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悠闲的午后时光,在家门口的沧浪街道潼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品尝了老年人定制款“养生黑芝麻咖啡”的孙曼华和身边老伙伴分享感受:“咖啡可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们老年人也能喝的。喝喝咖啡,讲讲话,日子不要太惬意!”
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年姑苏区率先在苏州市推出的社区养老的“综合体”。在原有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基础上,通过调整置换、整合改建、综合利用等方式,盘活社区各类存量商用、闲置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等,推动项目规划落地。
3年来,姑苏区先后建成运营15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实现8个街道全覆盖。姑苏区以此构建起以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助餐点为主渠道,社会化助餐服务为补充的“3+X”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从运营情况看,建成项目均可满足周边15分钟路程的老年人,如梅巷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可辐射周边5个社区、3个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着1万多位老人;大公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大学学位供不应求;梅巷、三元等日间照料中心日均供餐数均在份以上。
在姑苏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里,除社区养老,居家、机构养老同样被看重,用“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筑圈,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目前,姑苏区内运营的养老机构有29家,包括11家护理院、18家老年公寓。
“考虑到老年人原居安养的需求,我们通过推进适老化改造,来提高舒适度、安全性。”姑苏区民卫局副局长费颖介绍,姑苏区自年启动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通过“政府补一点、家庭付一点、企业让一点”模式,已为名老年人完成改造,还在多户孤寡、独居、残疾等困难老人家中安装了“一键呼”设备、智能水表等。
提优服务,“养老+”凝聚更大合力
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不仅要加快布点养老服务设施,更要在促进资源集聚、服务叠加上做好文章。这些年,姑苏区做好“养老+”文章,推动养老产业与文化、医疗、金融、科技等行业跨界融合,为养老事业凝聚起更大合力。
养老与科技相融,姑苏区打造起国内首个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上线“养老顾问”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tx/1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