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性味 > 正文 > 正文

中医外科方剂77二陈汤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6/8 11:36:30
北京最好痤疮医院 http://m.39.net/pf/a_9125685.html

绿萝

书斋

二陈汤

(《天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陈皮各9g,茯苓6g,甘草3g。

水煎服。或加生姜5片、乌梅1个,水煎服。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外科常用于疮疡痰浊凝结之证。

疮疡痰浊凝结之证,也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凝集,气机阻滞,郁结而成。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以半夏为君药,其性辛而燥,最善燥湿化痰,且能和胃降逆而止呕。辅以陈皮理气燥湿,使气顺而痰消。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则痰无由生,是兼顾其本之法;生姜降逆化痰,一则取其助半夏、陈皮以行气消痰;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有散有收,相反相成,以上均为佐药。佐以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半夏、陈皮二者以陈久者为良,故有“二陈”之名。

芩连二陈汤(《外科正宗》):由黄芩、黄连、陈皮、茯苓、半夏、甘草、桔梗、连翘、牛蒡子、花粉各3g,木香1g、夏枯草6g、姜二片组成,用治瘰疬、结核初起,有消核化痰、解毒清热功效。

化坚二陈汤(《医宗金鉴》):由陈皮、制半夏各30g、白茯苓45g、生甘草9g、白僵蚕(炒)60g、川黄连9g组成,共研细末,薄荷煎汤合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g,温开水送下,有化痰消核功用,用治痰核。

方论

夫痰之为病,当先辨其燥湿两途。燥痰者,由于火灼肺金、津液被灼为痰,其咳则痰少而难出,治之宜用润降清金。湿痰者,由于湿困脾阳,水饮积而成痰,其嗽则痰多而易出,治之又当燥湿崇土,如此方者是也。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行水利痰,为治湿痰之本药,故以为君。痰因气滞,故以陈皮理气而行滞,痰因湿生,用茯苓渗湿而导下;二物为臣。湿痰之生,由于脾不和,故以甘草和中补土,为佐也。

(张秉成《成方便读》)

END

文源:《中医外科方剂学》

往期文章精选

中医外科方剂:76.桔叶汤

中医外科方剂:74.消瘰丸

中医外科方剂:72.槐角散

绿萝斋工作室

长按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xw/1052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