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性味 > 正文 > 正文

“晓日初长,

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

小寒在江雨蒙蒙中如期而至,此为百花凋零之冬末寒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小寒的解释为:“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但此时却有早梅浅苞纤蕊,揾玉匀香。

冬日正是赏梅的时节,蜡梅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却又低调恣意。一如“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蜡梅因于岁首冲寒而开,久放不凋,曾被《姚氏残语》称为“寒客”。又在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中被称为“寒梅”。

蜡梅,色似蜜蜡,但并非梅类,只是与梅相似。其盛开时轻黄缀雪,冻美含霜,香气浓而清。诗曰:“枝横碧玉天然瘦,恋破黄金分外香。”这令人感到幽香彻骨的天然香味,也不难怪有“造物无穷巧,寒芳品更殊。”的赞誉。

若想留住这枝头幽香,与其日日观其“体熏山麝脐,色染蔷薇露。”不如将其和为蜡梅香丸,留于内室享受“披拂不满襟,时有暗香度。”的闲雅。

/赏梅注意多保暖哦~

宋《陈氏香谱》中记载“笑梅香”的香方为:“栈香、丁香、甘松、零陵香各二钱共为粗末,朴硝一两、龙脑、麝香各五分,右研匀,次入脑麝、朴硝,生蜜搜和,瓷盒封窨半月。”即可成香。

在和香中,若依循古方和香,辨香选料是一要事。古今香料质量略有差异,据《陈氏香谱》记载“腊梅香”的香方试合,香方中沉香、檀香、丁香、龙脑、麝香、乳香等按如今比例调和,乳香略微加入用以增加清润。

在制香研磨时,不可升温变热,须慢慢冷磨过筛,以免有损香味。无需炮制炼蜜,生蜜即可和香。将香泥搓似梧桐子般大的香丸,窨藏数月,韵味更加柔和。

如此,于书斋之中读书看茶,爇香丸,初有龙脑麝香之清幽,后又丁香沉香之甜润,乳香润沉、檀之幽远。书斋之中,清韵不散,一如冬日寒梅久放不凋。

蜡梅为我带来的不止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花香,更有和香技艺的成长。如此隆冬绽蕾,斗寒傲霜的蜡梅,不仅让我感受到美的享受,还有对困难永不屈服的精神启迪。让我在寒冷的冬日,坚持传承香文化,坚持和香与调香的决心更加坚定。

“花房小如许,铜剪黄金涂。中有万斛香,与君细细输。”若冬日在雅室书斋中,寻不得一直蜡梅,便可爇一炉蜡梅香,静享其甘爽悠远,香蔼盈室。

熙之初温馨提示:小寒降温,注意冬日穿衣保暖,亦可焚香增暖~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xw/10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