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阳节 > 重阳节气象变化 > 正文 > 正文

传统文化重阳节登高吃糕的寓意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17 18:49:34

重阳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一直以来备受重视。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那么为什么要吃重阳糕呢,在这天吃重阳糕有什么寓意在里面的呢?

吃重阳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述:“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可迎福接吉,消灾避邪”;另一个寓意是敬老之举,因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所以被人们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江南流行一句话:“重阳不吃糕,老来与人告”。所以过去,在重阳这一天,人们有蒸制重阳糕孝敬老人的习俗。

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为“送糕”,所以它还被赋予了“迎宁”的寓意。

重阳糕亦称“花糕”、“菊糕”、“发糕”等,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它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起于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是当时普遍的习俗。糕的制作,品种类目繁多,糕上还插有彩旗,极受儿童的喜爱。此后一直盛行不衰,直至近代。

重阳节作为我国传统且寓意浓厚的节日,也因其尊老敬老的习俗和新中国成立后被充实了新的内容,年,国家把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

重阳节到来时,尊老敬老的你记得给长辈父母送上一份甜蜜的重阳糕,祝福他们身体健康,益寿延年哦!#传统文化#鲜有志彩色小方糕重阳糕桂花糕黑米糕糕宁波特产传统糕点彩色小方糕*1盒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38购买

更多精彩内容,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xw/11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重阳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