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芫花是瑞香科落叶灌木植物芫花的花蕾。中医认为芫花有泻水逐饮,祛痰止咳的功效与作用
来源产地:为瑞香科落叶灌木植物芫花的花蕾。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等地。野生与栽培均有。
采收炮制:春季花蕾未开放前采摘,晒干。以花蕾淡紫色、多而整齐、无杂质者为佳。生用或醋制用。
性状性味,辛、苦,温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效: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传统应用
一、胸胁停饮、水肿、膨胀证
芫花泻水逐饮作用与甘遂、京大戟相似而力稍逊,且以泻胸胁水饮,并能祛痰止咳见长。适用于胸胁停饮所致的喘咳、胸胁引痛、心下痞鞭及水肿、徽胀等证。常与大戟、甘遂同用,如十枣汤、舟乍丸等。又如《圣济总录》小消化丸,治水病通身浮肿,腹大,饮食不消,用本品与甘遂、大黄、葶苈子、巴豆共为蜜丸,每服如小豆大3丸。《普济方》枳壳丸,以本品与枳壳各等份,用醋浸芫花透,将醋再煮枳壳烂,擂芫花末,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数丸,温白汤送下,治蛊胀,据报道,用治疗腹水,用其根皮亦有效,如每日服1.5~2.5g芫花根皮粉,连服4~5天,腹水消除,脾脏缩小,有利尿作用。治疗11例疗效甚佳(新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