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产地 > 正文 > 正文

梧桐上海忆语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13 22:30:41
白癫疯上海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上海,跟中国其他城市相比,有一个自己独特的气质,也是其他城市难以复制的东西:“洋气”(用上海话读更有味道)。构成“洋气”的要素大概有几个,洋房、法国梧桐树、经过上海人消化了的洋人留下的西方文化的底蕴和中西合璧的城市理念以及海派思维方式(此处不展)。

这里,就想聊聊关于梧桐上海的故事。

讲到梧桐,自然会跳出“法国梧桐树”这个概念。我自小跟梧桐树打交道,但她的来历一直不太清楚,这次细究才知道,好像最早还不是从法国来的。据文献记载,梧桐树(学术名叫悬铃木,三球)在我国晋代时即从陆路传入我国,被称为祛汗树、净土树。相传印度高僧鸠摩罗什入我国宣扬佛法时携入栽植,西安市西南户县鸠摩罗什庙曾有两株大树,直径达3米,上世纪50年代尚有一株成活,其寿命已达一千六、七百年(在原产地土耳其有四千年的古树),虽然传入我国较早,但长时间未能继续传播。

梧桐树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法租界内(如思南路、淮海路、复兴路、皋兰路等),故称之“法国梧桐”,简称“法桐”。其实即非法国原产亦非纯种梧桐。我国目前普遍种植的以杂种“英桐(即二球)”最多。

梧桐树最早进入我眼帘和记忆,是读初中时代。我在复兴中学念书,每天要经过溧阳路,那条路三四十年代鲁迅曾躲在其中一间花园洋房里研究马列,也许每天在这里走过。溧阳路不长,但两排粗壮的法国梧桐树以倒立的U字型排开,将天空掩映遮盖,阳光照射的投影把这条七八百米的路切成斑驳碎片,洒在柏油马路上,仿佛一幅宁静的油画,静中有动。不时,47路公交巨龙车驶过,却不会给你有吵闹喧嚣的感觉。奇怪,是不是因为静静地梧桐稀释了各种噪音,抑或梧桐给了我们一种淡然定力?那时,我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里,梧桐给我们遮挡烈日与寒风。而我,每天都能感受到梧桐的宁静与魅力。虽然,那时候我还不懂她给我们带来的文化熏陶。但她的名字叫法国梧桐,我知道了。

近距离接触梧桐,还是在思南路岚皋路那一带。思南路那边的梧桐树更多,更老,也更宁静。两边的花园洋房有法式建筑,间或有哥特式建筑,还有西班牙式建筑等等,几乎每一栋洋房,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故事。斑驳点点黄绿相间舒展的梧桐树,与呈现各式艺术线条的花园洋房搭配,浑然一体,房中有景,路中有画。

记得我有个同学,离开虹口,搬家转学到他外公的思南路家住了。有次暑假,我们去他家玩,那是一个蛮气派的法式花园洋房,但有好几家合住。那时,好像还有竹子做的墙篱笆围着的围墙。我们经常凭着儿时的好奇心和淘气劲,翻墙头爬到别家花园去玩,去抓鸟去捉虫去採棕榈树上的“黄鱼籽”(上海话谐音)。

有一次,我们几个拿着竹竿,用面粉调制成像胶水一样的东西黏在杆头上,想去捉嚷成一片的知了(上海话也叫“约死他”,谐音)。由于夏天梧桐枝杈茂盛且叶蒄肥大,加上知了本身颜色混同与树色,很难发现其踪迹。捉知了,对于我们几个顽皮小孩而言,是有相当大的难度。往往几个小时下来,战果了了。无奈之下,我们就索性爬上梧桐树,登高寻找知了,这样容易发现目标,也时有斩获。可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洋辣子”(一种毛毛虫)碰到刺中,而后要痛痒几天才罢休。思南路一带的法桐,形成一大片,纵横马路密布,夏天,绝对是个独立的清凉世界,幽静怡人;冬天,去叶露杆,苍劲干练,又在优雅沉静中透出一种安全感;上海梧桐,给城市人以一种自然的优雅。

上海梧桐,也有过一段不堪的历史。那是在几十年前,著名的淮海路要改造,曾经一度将两边的法桐砍掉或移掉。顿时,优雅的淮海路再也看不到优雅,没有了法桐的淮海路裸露出喧嚣与车水马龙,仿佛一位美丽的贵族女郎被剪掉了飘逸的金发,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与风韵,上海人难以适应,于是出现不少异议与呼声,后来,似乎又恢复了法桐在淮海路应有的位置,但毕竟还是有些许的遗落。

淮海路,失去了梧桐,就好像商店没了衣装、洋房没了故事。

上海,没有了梧桐,也会失去许多海派城市的意蕴。

至今,保持最好的上海梧桐景色的马路是衡山路。每逢深秋,驾着车上下班从这里开过,就像穿进拱形绿荫的城市丛林,见不到天的衡山路路面上,厚厚的铺满金黄色的落叶,时不时也能见到一个个像毛栗子般的炫铃木球,随着秋风,随着斑驳阳光,梧桐叶会翩翩起舞、飘曳,像极了一群美女在空中自由舞蹈,散落的梧桐叶打在汽车玻璃窗上,又像在跟你述说、交流、聊天……

前不久那天晚上,我走在思南路上,迎面走来的一对陌生年轻夫妇问我,思南公馆在哪?我驻步,告诉他们往南走过岚皋路复兴路就到。他们又问,这一带还有什么好玩的,我说孙中山故居、周公馆、还有在皋兰路上有座鲜为人知的天主教堂等等。他们说是武汉大学老师来上海旅游的,看到这片夜晚梧桐景色,便忍不住走进深处看看。我说,你们走对了上海地方。他们笑了,含着几分惬意与得意。

梧桐,她曼妙的身姿,在上海凝结着百年的历史物语;她伸向苍天的巨掌,承载着上海这座城市几代人的文化积淀。她无声,胜有声。她无语,胜长篇赘语。两个世纪以来,她是上海城市的音乐,也是上海文化的记录。

走进她,就像抚摸到上海的心,能听到上海心跳。

附录作品:《摩洛哥日记10》

上海逗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cd/579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