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子 > 梧桐子产地 > 正文 > 正文

梧桐生矣,凤凰鸣矣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15 9:34:46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梧桐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诗经·大雅》

今春走河南,自兰考至洛阳,一路看尽桐花。兰考是焦裕禄同志工作过的地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治沙治碱,栽植了大量的泡桐,遂蔚然成林。在焦裕禄纪念馆前,有两株泡桐树,高可倚天,花开烂漫,如挂满了串串紫色的风铃。

焦裕禄纪念馆前的泡桐树

忽然记起有年春天,有位朋友拍了一张泡桐花的照片发在朋友圈里,说了段话,大概是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之类。我那时只知道泡桐不是梧桐,就在评论里跟了一首打油诗:“此桐不是那梧桐,泡桐叶落焉知秋?桐花熏得凤凰醉,错来泡桐枝上游。”

确实,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中,泡桐与梧桐相去甚远。梧桐属于梧桐科梧桐属,而泡桐属于玄参科泡桐属,又有一种油桐,则属于大戟科油桐属。家乡的这种被我们习称为梧桐的泡桐,在物种上叫做楸叶泡桐,而兰考的泡桐就叫兰考泡桐,因为是同属植物,在植物形态上极为相似,非植物学家是难以区别的。

清吴其濬编著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读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知古人对泡桐与梧桐的区别也十分纠结。贾思勰《齐民要术》,仅把桐分为三类:梧桐、白桐与岗桐,“实而皮青者为梧桐,花而不实者为白桐。岗桐即油桐也。”贾思勰认为梧桐有子,白桐无子,将岗桐认作油桐,则为有子。而同时代的陶弘景则将桐分为四种:青桐、梧桐、白桐、岗桐,并从茎叶、花色、种子诸方面做了分类描述:青桐枝叶俱青,花而不实;梧桐叶如青桐,有子可食;白桐与岗桐惟以花色别,有花无子。至宋代嘉佑年间,由苏颂等植物学家编著的《本草图经》也从其,惟认为岗桐无子。晚些时候的《本草衍义》也将桐类分为四种,却是白桐、荏桐、梧桐、岗桐四种,认为白桐无子,梧桐子可炒作果食用,荏桐有子可榨油,而岗桐竟“无花”。李时珍以为以上诸说互有是否,经多方查证,做出了纠正。他认为,“白桐即泡桐也……二月开花,如牵牛花而白,结实大如巨枣,长寸余,壳内有子片,轻虚如榆荚,葵实之状,老则壳裂,随风飘扬。青桐即梧桐之无实者”,白桐“花紫色者为岗桐。荏桐即油桐也,青桐即梧桐之无子者”。

泡桐花

先师们各执其说,我都被他们搞糊涂了。实际上,有子无子,大概是先师们对“子”的认识与标准不同罢了,实际上,各种桐都是有果实的。以现代植物学分类,则桐分三类:梧桐、泡桐、油桐。这样看来,这三家在植物学分类中,各有所属,连近亲都算不上了。

然而在古代,这三家又都属于“桐”这个大家族。北宋安徽科学家陈翥,曾种植数亩桐树进行研究,在研究前人著作的基础上,又“召山叟、访场师”,写成一部桐树专著《桐谱》。他认为古人所称的“桐”或是“梧桐”,皆为泡桐,分为白花桐与紫花桐,除此之外,又有梧桐(现代分类学上的树种)、油桐、刺桐等品种。刺桐即现在所称的刺楸,如此说来,他的分类较接近现在植物学分类了。

古人不遗余力的研究桐,是因为桐在古人心中占据了极重要的位置,倾注了古人们太多的情感,且桐于人类所用极大。桐与松梅兰竹菊荷一样,也是诗词歌赋中经常提到的植物。陈翥就写了多首以桐为主题的诗赋。其中有诗赞美桐花:“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香心自蝶恋,缥缈带无涯。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瑶华。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霞。素奈亦足拟,红杏宁相加。世但贵丹药,夭艳资骄着。歌管绕庭槛,翫赏成矜夸。倘或求美材,为尔长所嗟。”陈翥栽的泡桐,有开白色花的,也有开紫色花的。

青桐(梧桐)

《诗经·大雅》有云:“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泡桐喜光而耐阴,喜温暖气候。为什么说“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呢?“众木森森,胡有不可栖者,岂独梧桐乎?”《桐谱》解释说:“夫凤凰仁瑞之禽也,不止强恶之木,梧桐柔软之木也,皮理细腻而脆,枝干扶疏而软,故凤凰非梧桐而不栖也。又生于朝阳者多茂盛,是故凤喜集之。”并且梧桐是凤凰的专属,宋代邹博《见闻录》说:“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凤凰栖于梧桐,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而百鸟不敢栖梧桐,则有点牵强了。至少我小时候,是见到了鸟儿在桐树上欢唱的。

自西周开始,古人就喜欢将梧桐栽植在宫殿、庭院周围。汉代,梧桐多植于皇家宫苑,至魏晋,梧桐栽植益广,唐宋时期已经普及到了普通百姓家。“井梧栖灵凤”。古人更是将梧桐视作君王与天下的象征。《瑞应图》说:“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遁甲书》云:“梧桐不生,则九州异居。”并且梧桐还是有灵性的植物,可以知岁时。《花镜》云:“清明后桐始华。桐不华,岁必大寒。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更奇异者,梧桐可以知闰月。梧桐“正闰生十二叶,一边有六叶,自下数一叶为一月。有闰则十三叶,视叶小者,则知闰何月也。”古人为将日历与天象对应,设置了闰月。闰何月为宜?以梧桐叶卜之,问题解决了。我想这大概就是知岁时的由来吧。

油桐花

古人认为,桐木具有良好品质。“夫桐之为木,其异于群类,卓矣。生而肌骨脆而嫩,死则材体坚而韧。燥之所加而不坼裂,湿之所渍而不腐败,虽宋波有凌霄冒雪之姿,苟就以燥湿,则与朽木无异耳。其体湿则愈重,干则愈轻,生时以斧斫之甚易,干乃软而拒斧。”梧桐材质如此优良,则其用途亦大而广矣!“施之大厦,可为栋梁桁柱,莫比其固;为棺椁其最上者,以紫沙搽为贵……桐木为之,尤愈于沙木……黏而不锈,久而益固;琴瑟之材,皆用桐。”泡桐木材纹理通直,维管纤维坚韧,中空且疏,共鸣性强,古人正是认识到了这个特点,用之做琴瑟,神农黄帝,削桐为琴,“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汉末蔡邕在吴国,附近有人在烧桐木做饭,锅底下桐木被火烧得噼啪作响。蔡邕听见后,知道这是块很好的桐木,急忙跑去将尚未烧尽的桐木要了,做成琴,果然其声大美。于是此琴又叫焦尾琴。

桐音在音律里称为大音,运、捻、揉、拔,振动桐木飘然而起者,无不凝聚着拨弦人的喜怒哀乐。而另一种桐音----雨打桐叶,则是听雨人的愁苦与自然的共鸣。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古人是伤秋的,因为秋之树叶飘零,秋之草木枯萎。古乐府云:“梧宫秋,吴王愁。”杜甫悲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马致远悲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更哪堪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安禄山叛乱,李隆基西狩,至马嵬驿,陈玄礼兵谏,李隆基忍痛杀了爱妃杨玉环。安史之乱平息,李隆基返回京城,退居西宫,思念爱妃。秋夜,李隆基梦见杨玉环来请他至长生殿赴宴。此时,秋雨骤至,雨点击打着贵妃曾在下边舞翠盘的梧桐树叶,将李隆基惊醒。那雨打桐叶之声,“一会价紧呵,似玉盘中万颗珍珠落;一会价响呵,似玳瑁前几簇笙歌闹;一会价清呵,似翠岩头一派寒泉瀑,一会价猛阿,似绣旗下数面征鼙操。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本来栽植了梧桐是要招凤来依的,想不到却惹了这么多愁绪。

在我的家乡,也是习惯把泡桐叫做梧桐的。在庭院、在街道、在河边、菜园,处处可见高大挺拔的泡桐树。每到春天,泡桐开出一树的紫花,那种香气在村子上氤氲好久。在村南的山岭上,回望村子,就见一丛丛紫色的花丘,正是一树树桐花。春末,桐花谢了,长出了一串串的绿色铃果。老家院里就有几棵泡桐树,在窗外的一棵长得尤其高大,树头把房顶都遮盖了。每到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得树叶噼啪作响。少时不知愁滋味,体会不到那种“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一声声洒残叶,一点点滴寒梢”的意境,只觉得好玩、有趣。因为见不到阳光,房顶草坯易烂,父亲就把这棵泡桐树伐了,树干一直放在墙边。第二年,在树墩处、树干上,又长出了许多泡桐树苗,笔直向上,极为茁壮。幼苗的梧桐叶很大,大得可以摘下来遮雨。等这株梧桐干透了,父亲把它做成了家具,作为姐姐的嫁妆。家具做成后,要刷一遍清油。父亲说这种清油叫桐油,是油桐树的油。我没见过油桐树。青铜后来在双珠公园里见过几棵。只有泡桐才是惯常所见的。

从前觉得泡桐也无非一种普通的树,然而古人对桐的推崇是我始料未及的。想起自己那首打油诗,便觉得是唐突了梧桐,更唐突了凤凰。虽然在今人的分类中,梧桐、泡桐、油桐,三者且行且远,而在古人心中,是无区别对待的,若说稍有区别,也仅仅是叶皮何色,花何色,有子无子了罢了。泡桐有白花者,我也没见过。但这紫色,从熟视无睹,到重新认识,便愈觉出它的美丽来。桐花之色紫,乃是高贵的紫色,丝桐之音,乃是天籁之大音,那么雨打桐叶之景,又何尝不是至美之意象,雨打桐叶之声,不是希声之旋律?

人间草木

长按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cd/5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梧桐子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