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阳节 > 重阳节图片 > 正文 > 正文

道文化对中华民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3/28 10:25:47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摘要]“道”文化,汇贯于古今,天地以固存。道教和中华民俗是一脉承传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虽然道教信徒不多,但其影响广泛地深入道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只是人们“日用而不知”罢了。

“道”文化,汇贯于古今,天地以固存。我们中华人文始祖、位列“三皇五帝”的“伏羲氏”就曾根据“河洛”而画“先天卦”。从此,大“道”文化就已为大众所熟知且被历代圣贤所广泛演绎。

张道陵祖师创立天师道(资料图)

到了东汉时,张道陵天师又根据这一传统和信仰,正式建立起了中华“道教”,成为了有组织、有经典、有教义的宗教教团了。

此正如中国社科院胡孚琛、吕锡琛教授所说的:“中华民族自伏羲、黄帝、老聃(指老子)一脉相传的道学文化,是东方智慧的结晶。其学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足以承担这历史使命。道学是参天地、赞化育、贯中西、通古今的大学问。”

他们也提出:“中国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是原始的道学文化,它为人类留存下大同社会的文化基因。”

道学是参天地、赞化育、贯中西、通古今的大学问(资料图)

可以说,道教信仰既是在远古之时的天神崇拜、宗祖祭祀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又通过自身的教义不断丰富、促进着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的。那么道文化与中华民俗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可以说,道教和中华民俗是一脉承传的,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是血肉相连的关系。如果脱离了道教谈民俗文化、信仰,或脱离民俗、信仰妄谈道教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偏离历史事实的。

有学者认为,道教虽然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但影响和信徒的数量确不及其他外来宗教。

日用而不知(资料图)

其实不然,如果从外表看,似乎是这样,但从深层次来看,道教文化、经典、信仰、神仙、传说深刻地影响了老百姓日常生活、民俗、习俗、传统节日之中。可以说,在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骨子里,道教信仰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常常“日用而不知”罢了。

那么,道教是从哪些方面影响到了中华民俗文化和信仰的呢?应该说,客观的是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道教是中华本土宗教,其信仰的历代祖师、神灵都是老百姓所熟知的并被其所广泛接受的。如玉皇大帝、财神爷(文武财神、五路财神等)、三官大帝、药王爷、太岁、文昌帝君、八仙、阎王爷、城隍爷、土地爷……从各地所建的庙宇情况即可看出这一民间信仰的普遍程度。

道教文化影响深刻(资料图)

第二:道教神仙典故、传说以及祖师圣诞日或成道日,是民间民俗文化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基石。如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晚上接玉皇驾、三十贴春联、正月初一过大年、初五接财神、初八顺星、初九玉皇圣诞、十五的元宵节、十九的燕九节以及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鬼节、重阳节、寒衣节、腊八节等等。这些传统节日的形成及延续又无不和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道教尊天敬祖”,重视“术数”,这一点深刻地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在民间习俗中,人们常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或神龛。百姓的求神上香、祖先祭祀活动无不有着道教的影子。同时,“择日子”、看“阴阳宅”、求仙问卜等习俗都直接很道教相关。

百姓的求神上香、祖先祭祀活动无不有着道教的影子(资料图)

通过以上足可看出,“道”文化在华夏民族及炎黄子孙的心里、印象里、骨子里及其日常生活中乃至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无不渗透并流露着对中华传统的热爱、铭记和信仰。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wutongziawt.com/wtzjj/1264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重阳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